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書店不消失 蔡瑞珊再開青鳥居所重返美好年代

圖片來源:中央社

會消失的「和平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近期透露最新計畫,將落腳大稻埕鄉藝埕打造「青鳥居所」,預計夏末秋初與世人見面,要帶讀者重返美好的 1920 年代「思想啟蒙的原點」。

蔡瑞珊 5 月時打造會消失的書店「和平青鳥」,只存在 180 天的特色讓書店的定義更多元。如今,她率先透露給中央社記者表示,將在台北人文薈萃的大稻埕鄉藝埕實現最新青鳥書店,名為「青鳥居所」。

蔡瑞珊說,這一切都是緣分,主導大稻埕新的文化商業模式的世代文化創業群負責人周奕成於 2015 年就找過她開書店,最後沒能開成。如今,因緣際會再次聯繫上,也打破她自己今年不要再開書店的宣告。

她指出, 1920 年將要邁入 100 週年,在大稻埕這個地方,是一個台灣文化繁榮的年代,是個美好、浪漫且摩登的年代。當時群體意識文化萌芽階段,也是民主自覺的開始,文化人思想最勃發的時候,開出像作曲家鄧雨賢的雨夜花這樣文化資產,以思想帶領著大家前行。

在大稻埕文化底蘊豐厚的所在,為何想在此開間書店,蔡瑞珊說,大稻埕是台北觀光樞紐,族群由世界各地而來,繁華熱鬧如同 1920 年代,能量豐沛且每個人事物都蘊含著台灣多年深耕的文化內涵。每走幾步路都是文化店家,青鳥要如何跨界做出可能性,並與在地書店、與街區店家相互連結,都是挑戰。

如同這間「青鳥居所」,團隊賦予它的形象,是到不了的年代、到不了的書店。那個美好的 1920 年代無法回去,這間到不了的書店是蔡瑞珊對自己的挑戰。

停不下來的蔡瑞珊也說, 2016 年青鳥在華山做為開端,南國青鳥則在 2018 年落腳屏東,在城市裡挖掘歷史,今年和平青鳥的到來,紀錄「會消失的書店」帶出的人文風景。如今的「青鳥居所」是她心靈的駐所,未來也是青鳥這個標誌的基地,是從思想出發的核心精神。

開書店的時間在即,各項工程緊鑼密鼓,面對這樣的時間與空間、定位書店挑戰,蔡瑞珊說,幸好她有跨界的選書人顧問團,還有很多點子不停在頭腦打轉。

她說,之後將策劃展覽介紹台灣設計文化的濫觴,要找青鳥的建築類選書人,說說台灣老房子的美麗與翻轉。

在傳統街屋建築裡,第一、二進是青鳥書店,第三進邀請季風帶書店入駐。兩者間有個南方走廊,是書店、也是書評廣播節目的空間,既在地又國際。從歷史建物裡的書店迷宮,展望未來探索思想出路,用書籍來走向南方,藉由說書、朗讀、策展、講座,讓書更立體化。

回到開書店的初衷,面對各界不同的聲音,蔡瑞珊很實際,坦承無法經營不斷虧錢的書店,必須要讓書店能運轉下去,就要跟資本文化平衡。當然,在書店正常經營下,才讓她可以繼續做夢。

「青鳥居所」是蔡瑞珊內心最想做的一間書店,回到 1920 年的起點,屬於台灣主體的思想在此地萌芽,如同她的夢想,也要在這裡安身立命。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