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認識我們腳下的土地:台灣如何變成今日模樣?

台灣左鎮人想像復原頭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作者:own work

土地與人群

台灣是一塊新生成的土地,就地史而言,本島是最近五百萬年左右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以及後方太平洋海板塊衝撞擠壓、隆起生成的土地,並持續形成今日台灣島的樣貌,和亞洲大陸之間的台灣海峽,數次因為更新世冰河降臨,海平面下降,而成為平緩的陸地, 得以和亞洲大陸相連,成為植物、動物以及人類活動場域以及通行的陸橋。當前的島嶼狀態是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中期近一萬八千年以來,海水面上漲以及穩定後所形成,這個狀態是今日台灣人群與文化形成與演變的舞台。

台灣的板塊運動。
圖片來源:YouTube 台灣的板塊運動-講課截圖

從人類大歷史的觀點而言,當然需要考慮人類形成過程,不過台灣所處的位置不容易發現早期人科動物演化的過程,主要原因在於台灣是一塊年輕的土地,四、五百萬年前人科演化的關鍵時刻,台灣是剛剛受到板塊運動擠壓浮出海面的陸地。不過隨後的人類發展演化過程,台灣也沒有缺席,尤其是人屬(Homo)演化形成以來的關鍵時刻。近年來在澎湖海域撈取的化石中,得見相當數量更新世時期的哺乳類動物化石群,也看到可能屬於直立人的化石,說明台灣這塊土地在演變過程中,也是人類重要的棲息地,只不過這個早期人類在台灣並未留下較多可以驗證的文化遺留,因此還只能從鄰近的亞洲大陸、島嶼東南亞區域的資料,共同思考介於其間台灣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現代智人(Homo Sapiens)形成以後的大遷徙, 台灣同樣扮演重要的角色和地位,不只台灣海峽撈取的動物化石和人類遺留,而且本島上也出現現代智人遺留的文化遺物、遺跡和居處,充分說明連結南亞與東亞之間台灣是人類移動遷徙必經之途。雖然舊石器時代的考古工作比較少見,但仍然充分說明此一時期台灣和亞洲大陸以及隔著海域對望的菲律賓、琉球群島,都有密切的關連,說明冰河時期台灣在人類遷移或分布所具有的重要位置。

卑南遺址—卑南文化公園入口附近的月形石柱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卑南文化公園內的部分石棺挖掘現場(橋下石棺均為複製品)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島嶼形成與環境變遷:地理位置與當代環境

台灣整體由大大小小的島嶼所組成,包括台灣本島、澎湖群島、綠島、蘭嶼,以及其他圍繞本島的小型島嶼,在行政區域所屬另外還包含位於亞洲大陸東南沿海的金門島及周邊小島、馬祖島及周邊小島以及烏坵等島嶼,以及位於南海中的東沙島、南沙群島太平島等。本島的位置在亞洲大陸東南側海岸以東約150 公里,隔著台灣海峽,西與中國浙江省南部、福建省、廣東省東部相望,相隔之台灣海峽最窄處為 130 公里,水深平均約80-100 公尺左右,具有東亞、東南亞世界航線的重要地位。

在全球經緯位置中,若以台灣包含行政附屬的島嶼而言,最東為宜蘭縣釣魚台列嶼的赤尾嶼東端,為東經124° 34’30”,最西金門縣烈嶼的二膽島,位於東經118° 11’,極北為馬祖列島中的高登島, 位於北緯26° 17’,最南在高雄市轄東沙島,位於北緯20° 25’,北回歸線由西至東通過嘉義縣、花蓮縣中段,因此台灣的北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屬於熱帶氣候,其季風與雨量季節也各不相同(陳正祥 1960)。

中華民國2014年12月25日起的行政區劃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台灣位居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外緣花綵列島中段,花綵列島由北向南弧弧相交,起至白令海南端的阿留申群島往南綿延至千島群島、日本諸島、琉球諸島、台灣島至菲律賓群島,這一連串島嶼為太平洋海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分界線,充滿了火山、地震、溫泉等地殼活動現象,而且十分活躍。台灣恰位於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入歐亞大陸板塊的衝撞交接點,受到此一特殊地理位置影響,歷年來地震頻繁,全島斷層密佈,南北縱走的大型斷層包括埤亞南、花東以及西部麓山帶前緣連串的銅鑼、車籠埔、梅山斷層、潮州斷層之活動均對台灣造成重大地震災害,也是構成台灣地形的重要指標。

紅線標示出花綵列島。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由於台灣島為一地質年代甚輕的褶皺山脈地區,區內高山亙起,山脈的走向與島嶼長軸的延伸方向近乎平行,而居於本島中央偏東位置的中央山脈以及西北側的雪山山脈,為本島主要的脊樑;受東南側而來的應力擠壓,外形有如紡錘,南北較長而東西較短窄,土地面積為 36,188 平方公里,全島的地形差異甚大,東側的地形急劇下降,在短短 40 公里的距離內,地形面從 3,950 公尺降至海岸 0 公尺,再向東側海域迅速降至 4,000 公尺以下海深,海岸大多是斷層海岸;西岸地形略緩,從高山、淺山丘陵到海岸平原,變化亦大,海岸地形和東岸大不相同,可見平原、沙丘、沙洲、淺灘、潟湖、海埔地等地形,與東海岸屬陡立的岩石崖岸形成強烈對比。

台灣地形圖與其離島之相對位置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作者:Formosa loves river

也由於地形起伏變化大,加上季風氣候等因素,標高 1,000 公尺以上的山區佔台灣總面積的 31.5%,100-1,000 公尺的坡地也達 31.3%,100 公尺以下平地僅佔 37.2%,造成台灣東西二岸河川大都呈東西流向,分別注入太平洋及台灣海峽,由於人口高達 2,350 萬,且主要分布西岸平原及丘陵邊緣,使得開發強度甚高,造成大規模土地遭受人為強力改變,而難以恢復自然循環,必須依賴人工設施始能免於災難。

例如海岸的狀況大多築堤圍地成為海埔新生地或發展工業區,或形成各類型魚塭,而不復天然海岸狀態。本島東西最寬不過 150 公里,河川大多呈現坡陡流急,降雨後逕流入海而不易蓄存,因此建造多處水庫, 但台灣地小人稠,蓄水量仍有所不足。

翡翠水庫。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作者:Peellden

近年來因工業用水大增,搶奪民生及農業用水,屢次造成旱災限水的狀況,尤其是冬半季少雨的南部地區,這種情形更加嚴重,可知應該已經超越土地負荷的極限,而有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相處關係的必要,也必須重新建立使用土地和自然資源的方式。

本文摘自《典藏台灣史(一)史前人群與文化》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典藏台灣史(一)史前人群與文化” book_author=”劉益昌” book_publisher=”玉山社” book_publish_date=”2019/04/29″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5/2019-05-081.51.43.png” book_link=”http://www.tipi.com.tw/books.php?pid=757″ book_link_text=”玉山社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20767?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07″ ext_link_text_1=”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2=”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75386.html?” ext_link_text_2=”讀冊生活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