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昭和回憶再回首 大安區舉辦日式建築巡禮

芋傳媒記者簡翊展攝

(芋傳媒記者簡翊展報導)大安區青田巷一帶舊地名為「昭和町」,台北昭和町會召集人黃智慧教授與大安區公所於今(27 日)合辦了一場「漫步昭和町」活動,帶領文史愛好者一起認識昭和町的過去與現在,以及過去昭和町住民的點點滴滴,6 月 1日更會邀請到灣生日本人返鄉,重新踏入兒時居住的環境。黃智慧表示,這個活動並非在重建日本的歷史,而是重建這塊土地與土地上的人的歷史。

這次的活動從位於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 7 巷 6 號的「青田七六」出發,青田七六是在 1931 年由足立仁教授所興建的本棟建築,足立仁在 1928 年被任命為台北帝國大學助教授兼附屬農林專門部教授,主要從事土壤微生物相關研究,日本戰敗後則由中華民國留日的地質學家馬廷英入住,青田七六於 2006 年成為台北市定古蹟,並活化作為一個餐飲與藝文結合的空間。

青田七六為足立仁教授故居。
圖片來源:Google map

黃智慧老師也分享了一張 1933 年日本始政博覽會上展出的台北地圖,黃智慧表示,大稻埕、艋舺一代是從清國時期就開始發展,而其他將近八成的地區(包括昭和町)則是日治時期建設起來的,而昭和町正是日本人在日治時期,於台北一帶最後建設起來的區塊,由於是建立於昭和初年,所以得名「昭和町」。

黃智慧提到,台北也有「大正町」,是在今日華山公園一帶,但是沒有「明治町」,不過仍有一些以明治時代人物命名的地名,像是「兒玉町」、「樺山町」等。

1933 年日本始政博覽會上展出的台北地圖。
芋傳媒記者簡翊展攝
昭和町在台北地圖上的位置。
芋傳媒記者簡翊展攝

黃智慧展示了幾幅灣生日本人在返日之後,憑藉著回憶手繪而成的台北地圖和昭和町地圖,地圖上甚至清楚記錄了戶長的名字,黃智慧表示,昭和町的住民幾乎都是總督府或台北帝國大學的職員,包括建設台北橋的技師 北川幸三郎也是昭和町的住民。

黃智慧也簡單介紹了昭和町日式家屋的特色,這裡每戶皆有 200 坪的土地,建物佔其中 50 坪,當時是台北帝大與總督府職員藉由貸款蓋起的房子,每個月從工資中扣款繳納貸款,許多戶都是到 1940 年代中期才繳完貸款,結果日本就戰敗了,灣生日本人返日之後也在日本組了「昭和町會」,一起回憶昭和時期在台灣的點點滴滴、撫慰彼此的思鄉之情。

黃智慧表示,努力維護文史資產、挖掘灣生日本人的故事,並不是在重建日本的歷史,而是重建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的歷史。

日本昭和町的灣生日本人憑藉著記憶手繪了昭和町地圖,更詳盡列出各戶的戶長。
芋傳媒記者簡翊展攝

在青田七六隔壁——青田街 7 巷 4 號則是有「台灣語言學之父」美稱的語言學者小川尚義故居,小川尚義是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教授,從事台灣原住民族各族族語與台語的研究,更著有《日台辭典》、《台日辭典》。

青田街 8 巷 12 號則是台北帝國大學南洋史學教授庄司萬太郎故居,也是近年第一批修復的日式建築,現已轉做畫廊和茶館,取名為「青田茶館」。

庄司萬太郎其宅按日治時期台灣的《家屋法》規定將屋底挑高,藉此通風、防潮,以適應台灣濕熱、多蟲的熱帶環境。

青田茶館為台北帝國大學南洋史學教授庄司萬太郎的故居。
圖片來源:青田茶館 臉書

而現「蒙藏文化館」館址則為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台灣大學醫學院前身)校長堀內次雄的故居,堀內次雄為日軍軍醫,1895 年伴隨日軍前來接收台灣,目睹了台灣傳染病之厲,返日退役後又再度來台從事醫學教育,以避免日人與台人再受傳染病之苦。

堀內次雄最為人稱道之處是他不對台灣學生有太多的政治舉動,也沒有種族歧視,更積極提拔台籍門生,有傳聞杜聰明能赴日留學最後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在這過程中有得到堀內次雄的幫助,堀內次雄也與非武裝抗日運動團體多有往來。

身穿軍裝的日本軍醫堀內次雄。
圖片來源:台灣大學醫學人文博物館 官網

青田街 9 巷 6 號則是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哲學科「心理學研究室」(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前身)創辦人力丸慈圓教授故居,該屋是採「和洋折衷式」建築,牆腳更設計有小窗,掃地時可以方便將灰塵掃出室外。

而力丸慈圓的兒子力丸研二也在這間房子裡出世,力丸研二自 1931 年出世到 1946 年離台以前的十五年裡都是住在這裡,返日之後更曾任昭和町會會長。

黃智慧表示,戰後許多灣生日本人其實想留下,但中華民國政府不允許只好離開,中華民國政府更嚴格堆定日本人只能攜帶一只背包的東西與一千元以內的現金,銀行裡的存款和房產都無法帶走,許多日本人尋找管道希望能和中華民國政府協商日產的歸屬,但中華民國政府堅持不理,許多日產是在戰後就被接收或是變賣。

黃智慧強調,過去這些建築常常被稱為「日式宿舍」,但其實這原本是日本人的「家屋」,是日本人起造然後出生、成長的地方,對於戰後來台的外省人可能只是暫住的「宿舍」,對灣生來說則是出生到成長的「家屋」。

黃智慧老師用心地講解昭和町的過去與現在。
芋傳媒記者簡翊展攝

黃智慧提到,灣生在返鄉之後常常受到霸凌,因為他們可能已經失去往日的方言口音、習慣都市的穿著,回到日本鄉下之後,在鄉下住民中顯得有些突兀;而在日本人要返回日本以前,被安排住在花蓮港或基隆港附近一些居住品質極差的集中營裡,有些日本人回到日本之後,甚至因為交通不便,徒步走了一兩天才回到鄉下的家中。

黃智慧也透露,昭和町的許多日產現在管理權多屬於國立台灣大學,並藉由招標方式租借給廠商經營,最低月租仍高達 32 萬 7 千 5 百元,高額的租金也造成廠商卻步,空間活化速度也跟著慢下來。

和平東路一段 187 號的日式建築過去也是台北帝國大學職員的家屋,戰後則被編作公務人員宿舍,是昭和町中最晚修復的日式建築,現在是「聲音光年——留聲機故事館」,入館要先購買門票,即可享受到館內的餐點,更有日治時期的留聲機會為每位客人播放一首日治時期歌曲,希望藉此重新營造出一百多年前台灣人對於留聲機的體驗。

黃智慧表示,林館長當初花了三千多萬才修復了這個建築,其實修復並非是為了販賣門票盈利,而是希望能活化空間,增加文史的價值,黃智慧也呼籲文史愛好者,可以藉由購買門票來支持文史永續發展。

而去年台北的昭和町會也是在留聲機故事館接待灣生日本人,並播放多首昭和日曲和以日本曲改編的台語歌,讓昭和年間出生、成長的灣生日本人能夠在昭和時代的建築裡享受到昭和時代的歌曲,許多灣生都深受感動甚至掉下眼淚。

聲音光年完整保留了日式建築,外圍更加上一些音樂與留聲機的元素。
圖片來源:聲音光年 臉書

活動的最後來到位於泰順街 16 巷 4 號的暖時光咖啡館,暖時光咖啡館也是台北帝國大學職員的家屋,戰後也轉作為台灣大學教職員宿舍,店家也無償提供餅乾與紅茶給參與這次活動的文史愛好者享用。

黃智慧表示,6 月 1 日將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行灣生歡迎會,也將接待八九十歲的灣生們重新回去他們的家屋中,並將日治時期的戶籍謄本歸還給他們,作為他們曾經生長在台灣的一個紀錄,也歡迎各地的文史愛好者一同來擔任志工,讓這個「故鄉」打破族群的隔閡,讓這裡的故事更加完整。

參與這次「漫步昭和町」活動的文史愛好者在暖時光咖啡館合影。
芋傳媒記者簡翊展攝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