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張毅拍狗狗傷心誌反省當代 星國華語電影節精選

圖片來源:中央社

第 7 屆「新加坡華語電影節」今晚開幕,將放映台灣導演張毅執導的多部經典電影,他最新作品「狗狗傷心誌」備受關注。張毅受訪時說,想透過這部動畫凸顯對這個世代的反省。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由新躍社科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新躍中華學術中心與新加坡電影協會共同舉辦,今晚開幕後將進行到 28 日,電影節共精選 60 部電影,其中包括多部台灣電影。

「張毅精選展」是其中一系列,將放映「狗狗傷心誌」、「我的愛」、「我這樣過了一生」,以及被選為閉幕片的「光陰的故事」。

張毅是台灣新浪潮電影時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睽違影壇多年後, 2017 年推出耗費 15 年完成的首部動畫電影「狗狗傷心誌」,這部動畫由 4 段人狗際遇的故事組成,參加過世界多項影展,並入圍 2018 年金馬獎最佳動畫片。

張毅將於 20 日到訪新加坡參與華語電影節。他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專訪表示,「狗狗傷心誌」希望凸顯對於這個世代的反省,它的深沉性、實驗性,也許是台灣電影史上最奇特的例子。

張毅指出,中斷電影工作 30 多年之後,竟費盡千辛萬苦,又完成一部動畫電影,也許一時之間任誰也說不清楚,但「曾經做過電影的人,一生一世,魂牽夢縈,仍是電影」。

他認為,雖不知道別人的想法是什麼,但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如果對電影有最起碼的誠意,相信電影裡必然有對於這個人間的虧欠和愧疚,如果不把自己的想法拍成電影,相信「可能會窒息而死」。

張毅以昔日執導的「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我的愛」等電影為例,說明自己都是抱持著這樣的理念,「狗狗傷心誌」更是如此,不過,那份愧疚更深沉,更難以救贖。

張毅指出,「狗狗傷心誌」是一部動畫電影,或許引發影迷們的好奇,為什麼中斷電影工作 33 年後的電影是一部動畫電影、為什麼以狗狗為題材,又為什麼一句對白都沒有。

他認為,這部動畫電影雖耗時如此之久,耗資如此之大,卻是一部最純粹、最獨立的電影。

對於電影有如一種信仰,張毅表示,自己 6 歲時聽到晚上要看電影,就興奮吃不下飯,當 19 歲進入電影學校,電影就變成一門聖學,排山倒海的電影人,展示了無數的典範,每一個典範都有信仰者,而他的骨子裡也隨著歲月,一步一步選擇了自己的電影信仰。

張毅當年因與女星楊惠姍傳出感情而退出影壇,兩人在 1987 年與藝術家王俠軍創辦琉璃工房。張毅從拍攝了 100 多部電影、屢獲金馬獎與亞太影展等電影最高獎項的肯定中,轉進陌生的玻璃藝術世界,直到今日。

今年電影節共有「華夏風情畫」、「紀錄片視角」、「華流短片展」、「張毅精選展」、「華人非華語」等 5 大系列。今年開幕片是「淪落人」。

「紀錄片視角」、「華流短片展」系列也分別與高雄電影節、國家電影中心、金馬電影學院合作,將放映多部台灣影片。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