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日常可見的塑膠盒詮釋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用科學的機械裝置講述無我的概念,兩名藝術家在美國開展,談到台灣提供的創作養分,對這世界獨有的文化環境都倍感珍惜。
位在洛杉磯市中心華埠的華美博物館(Chinese American Museum),紅磚外牆的歷史建築裡,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吳季璁、董承濂在這裡展出中國山水畫與西洋現代藝術激盪之下的當代作品,題為「光之景:山水畫的當代想像」。
「光之景」展覽由華美博物館與文化部駐洛杉磯台灣書院合作舉辦,農曆春節大年初三開幕,展期持續到 11 月。
董承濂戴著灰色鏡框的眼鏡,西裝外套搭配黑色T恤,出席開幕酒會之前的空檔,向中央社記者解釋作品「天」的含意。
作品「天」的範圍包括了一個房間,進入這個房間前,觀眾要為腳上的鞋子穿上保護套,因為整個房間是由無數鏡子環繞,就連腳底下也是一樣。每次只能有一名觀眾進入這件作品當中。
董承濂說,中國古代文人在山水畫中追求自我,而他則運用多樣化的媒體材質追尋自己的定位,在「天」這件作品當中,他要帶給觀眾的是一種「一剎那的經驗」,融入天地之中而忘卻自我的感覺。
來自台灣的董承濂現居加州奧克蘭市,問到台灣對他創作所代表的意義,他用一個台語的動詞回答「軁鑽」,意味善於鑽營、變通,也是一種處事智慧,「台灣人很會生存,很會想出怪怪的點子,這條路不通,就走另外一條路,同樣可以解決問題」。
董承濂說,這是台灣藝術家與西方藝術家區別之處,「我們也許不那麼主流,可是這個不主流是會讓人眼睛一亮的那種」。
吳季璁的作品「水晶城市」在一整面的牆上布滿了日常可見的塑膠盒,但是透過機械光影的裝置,這些原本材質很輕、沒有存在感的塑膠材料,在光影之下呈現了細節密佈的影像,「影像反而比實體更為真實」。
吳季璁頂著小平頭,鬍鬚從兩鬢連到了下巴,他的作品多是運用日常材料展開想像練習,他說「水晶城市」訴說的是物理世界之外另一個空間。一如網路的空間向度,現代人在網路上工作、休閒與社交,沒有人知道它在哪裡,但存在真實的空間感。
吳季璁說,文人傳統之下的山水畫就是這樣一種想像空間,它並非在描繪特定的自然風景,而是過去文人維心的想像世界,在當中找回受體制壓抑的個性與自由。
吳季璁這 10 多年來在各國參展,分別在台北與德國柏林居住創作,對於台灣文化獨特性的問題特別有感觸。
吳季璁說,台灣一直存在著焦慮感,尋覓什麼是台灣文化獨一無二的元素,但很多人一直用「刪去法」看文化,無論是去日、去台或去中,刪到最後代表台灣的所剩不多。
他認為,文化就是生活,應該是「累加」而非「刪去」,台灣多元文化融合的歷史與地理特點,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也是他珍貴又豐富的創作養分。
吳季璁說:「當你用意識形態看待文化時,台灣文化好像很狹窄,但當你實際生活在其中時,你會發現台灣文化的特殊性存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舉目所及都是台灣獨有,全世界不會有第二個地方跟台灣一樣。」
吳季璁說, 60 年代到 70 年代,許多台灣藝術家常駐在海外,創作動能充沛,現在反而較少,他認為自己有一份使命感,「如果我們這一輩再不往外跑,全世界都不知道台灣在做什麼」。
他想要告訴下一代的藝術家:「瞭解台灣最好的方式就是離開台灣,幫助台灣的唯一方法是讓台灣成為世界的一份子。」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