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歷史會說話 台灣自古到底屬不屬於中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 圖片來源:中央社

過去國民黨的大中國史觀,為了符合「反攻大陸」的政治需要,透過教育洗腦、宣傳等,將台灣定位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省,故「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概念,或許早已深植許多人的腦中。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經常宣稱「台灣自古即為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到今天,這種觀念仍是很多人的錯覺想像。對此,藝人焦糖哥哥(陳嘉行)便透過粉絲專頁教導大家,「如果再次聽到這樣的言論,請先翻他一個白眼,再貼一篇台灣歷史的深度文章送他。

該篇文章引用公共電視與日本 NHK 合作拍攝的紀錄片《人類誕生》(Out of the Cradle),從全人類的角度探討人類誕生、演化和遷徙的故事,進而切入台灣的祖先是如何遷徙。文中指出一個要點,即「台灣不是歷史的邊陲或邊緣,而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重要的『節點』」。此外,內文也提到「台灣進入文字社會的時間很晚,但是在歷史過程長河中,人類由此向東北亞、向南(島嶼東南亞、南太平洋)開枝散葉,我們台灣都不曾缺席,而且極其重要」,正是反駁「台灣自古以來屬於中國」言論。

貼文一出,也引來許多網友留言,有人說「中共自建國以來從來沒有一天統治過台灣,台灣自古以來也不是由中國統治」、「平平都是從大陸來的,不要分那麼多!(我是說非洲大陸)」、「美國當初也是從英國過去的,都講英文,但是也沒人說英美同一國阿」等,紛表贊同。

不過,焦糖哥哥所引用的《3 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如何從台灣小島開枝散葉?》一文,應屬於「史前文化考古」的性質,雖有相當程度的幫助我們理解台灣身世,但若從文字的信史角度來解讀,或許也能以另一種觀點來看台灣的過往。

把時間拉回到 17 世紀初,中國正好是明朝,而在《明史》的〈外國列傳〉中,記載著關於「雞籠山」,上面寫著:「雞籠山在澎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 …… 」很明顯,雞籠山就是指台灣。試想,如果「台灣自古以來屬於中國」,又怎麼會與朝鮮、安南、日本、琉球、呂宋等,同被列在〈外國列傳〉中呢?另,西元 1602 年(明萬曆三十年)七月,倭寇流劫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隨後竄入當時稱作「東番」的台灣(今台南)。明朝將領沈有容遂起兵剿之,而當時就有人問沈有容:「賊往東番,非我版圖,何必進剿?」而隨行的陳第也寫下一篇〈舟師客問〉,「賊之所據,誠非版圖。如必局守信地而以遠洋藉口,則賊亦終無殄滅之期。」意即,倭寇所盤據的台灣,確實不是中國領土,但若受此侷限,以遠洋為藉口,而不出兵進剿,則倭寇永遠無消滅之時。這就證明,當時的台灣非中國版圖,只是因為倭寇盤踞,藉以騷擾褔建,所以才出兵討伐。

到了西元 1683 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帝國消滅了台灣的鄭氏政權,卻一直猶豫要不要將台灣併入版圖,導致清廷內部引起一陣「棄留之爭」。而原先主張放棄台灣的康熙皇帝認為:「台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係;因從未響(向)化,……」、「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之廣。」(詳見《清聖祖實錄選輯》)就連之後的雍正皇帝也說:「台灣地方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聖略神威,取入版圖。」(詳見《清世宗實錄選輯》)這應該已經寫得非常白話了,簡單說就是︰「台灣這個地方自古以來不屬中國,因我父親深具謀略威望,才把台灣納入版圖。」

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教科書封面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上述的歷史不斷地為「台灣自古不屬於中國」背書,且尚只是眾多史料中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已經出土的文獻記載著「台灣自古不屬於中國」,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可自行查閱。然而,退一步説,就算台灣自古曾是中國的一部份,就「現代國家」的組成要素與概念而言,只要是在某個特定範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集體意識和共同體,就足以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這絕對不單是「血統」或者「曾經屬於誰」可以解釋得通的。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