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國銀行對於承做離岸風電專案融資「期待又怕受傷害」,上千億元融資商機也可能看的到、吃不到,金融專家建議國銀與外銀共同承辦風電聯貸案,除導入外銀經驗,並且藉此轉型進化,躍上國際金融舞台。
台灣金融研訓院助理研究員彭勝本說,專案融資適用於有長期穩定現金收益的產業,例如高速公路、發電廠、水庫等基礎建設,每個月都有固定現金流支應還款;中國、東南亞等國家近年大興土木,蓋了許多高速公路等大型基礎設施,都採專案融資方式,吸引許多國際銀行參與。
不過,專案融資沒有擔保品,銀行主要依據「專案(計畫)」未來的現金流、以及商業架構可行性,來評估授信風險;若是「無追索權」專案融資,專案收入通常是唯一的還款來源,專案若失敗,銀行可能追討無門,離岸風電開發案多數為無追索權的專案融資。
彭勝本說,國銀目前所承辦的業務,大多數是備有擔保品的企業融資,幾乎沒有專案融資經驗,事實上,國銀即使想參與其他國家的案子「練兵」也不容易,原因有二,一是國家基礎建設的專案融資,通常需要一定的政經管道才能加入;二是,聯貸銀行團不願讓缺乏經驗的銀行參與。
金融研訓院助理研究員的林奇澤說,政府支持國銀與外銀合作參與風電專案融資,是國銀「轉型進化」的好機會,可藉此導入外銀的財務模型及風險評估方式,再應用在之後的專案融資,也有助到國際上參與小型專案融資。
至於外界擔心離岸風電專案融資沒有無擔保品,授信風險可能全部轉嫁至銀行端,林奇澤表示,無追索權專案融資其實是「有限追索權」,銀行可以出口信貸機構、履約保證、保險等信用強化措施來降低風險,同時對開發商母公司股東盡職徵信,確保其有能力在必要時擔保,外界所設想到的釋股、轉賣等狀況,也都會在合約中清楚明訂。
林奇澤說,國內擔保融資的合約可能幾十頁,國外專案融資合約則多達上百頁,每頁都經過嚴謹評估,對於雙方義務人各自利益都有詳細的規範。
彭勝本也指出,銀行公會理監事在 2017 年通過專案融資規範,包括三方合約、照會機制,以及必須透過第三方驗證機構進行盡職調查等,其實都有相關規範;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及工研院也正在建立第三方驗證能量及培育調查顧問人才,完善相關標準與措施,也有助提升銀行投入意願。
國泰世華、富邦、安泰、凱基銀行等國內民營銀行先前都曾參與海洋風電專案融資,是國內相對有經驗業者,林奇澤指出,在金融研訓院舉辦的相關課程中, 8 成本國出席業者來自公股行庫,就目前了解,無論公股行庫或民營業者看法都相當積極。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