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專訪】是企業家也是藝術家 張耀煌:繪畫是我的救贖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報導)縱橫商場數十年的張耀煌,跨足室內設計、建築與美妝保養等領域,捧紅許多國際品牌,但他不只是企業家,在工作之餘也潑墨揮毫,是一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提及創作,他感性說道:「繪畫是我的救贖,也是我的最愛。繪畫讓我忘掉一切、戰勝所有壓力與恐懼,若沒有繪畫,我可能早就垮了。 」

現年 70 歲的張耀煌,常手拿大型毛筆,隨身體的擺動與內心意念,在巨幅宣紙上揮灑水墨,恣意地抒發情感。其行雲流水的筆觸、畫面展現的文人氣息與禪學思想,深受國內外藝文界讚許,近年來也受邀到羅馬當代藝術館、威尼斯雙年展、日本上野之森美術館與韓國釜山市立美術館等機構舉辦個展。

張耀煌於台灣大學公舍舉辦個展「原位」。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2019 年,張耀煌決定將事業交由兒女管理,全心投入藝術創作。1 月 17 日,他以「原位」為題,在台灣大學公舍舉辦個展,集結近期的精彩作品,並於現場進行即興創作。1 月 27 日至 2 月 9 日,他更受邀參與英國 Outset 當代藝術基金會駐村計畫,持續以展演形式探索繪畫。

藝術家張耀煌於展覽現場即興創作。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退休全心投入藝術 回歸創作的原點

追溯張耀煌創作的原點,是讓他聚精會神、揮灑筆墨的工作室,還有童年隨興作畫的樂趣,以及對故鄉的思念。「原位」試圖復原他在台北的工作室氛圍、在南投水里鄉的成長過程,讓觀者彷彿進入如詩如畫的宇宙中,洞悉他結合中國水墨技法與西方表現主義的美學精神。

「原位」所在的展覽地點,原為日治時期的海軍招待所,在二戰尾聲變成日籍小學,戰後則成了台大教授宿舍,後遭火災損毀,荒廢多年,直到近期修整過後才恢復使用。其建築是典型的日式住宅,與張耀煌的老家非常相似,都是以檜木裝修而成。

台灣大學公舍,前身為日治時期的海軍招待所。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台灣大學公舍的內部空間。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張耀煌回憶道,他在南投水里鄉長大,展場的環境彷彿讓他回到小時候的住宅般,它們同樣都有檜木香氣、水泥灰牆面、洗石子地板,房子周圍種植樹木,有著泥土的味道,呈現安靜的氛圍。當他在這個空間創作,肯定會產生另一種情感與喜悅。

此次展覽也特別安排現場即興創作的區域,轉化藝術家在工作室冥想作畫的情景。18 日傍晚,戶外的光線逐漸變弱,只見張耀煌閉起雙眼、沈澱思緒,聆聽喜愛的音樂,在眾人面前舞動身軀、悠然自得地揮毫畫筆,在大幅宣紙上點染勾勒,畫面氣韻生動。

「在現場創作,我會畫出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在潑墨揮灑時,會有另一種當地情感融入其中。」張耀煌表示,繪畫不能脫離群眾,在他人面前創作,也就好像在接觸社會百態,當有人在旁邊欣賞,那種氣氛可能會讓他的內在有所變化,進而畫出新的東西。

張耀煌也打趣地說,他每次創作都好像在跑 3 千公尺,經常氣喘吁吁,畫一個小時就得休息半小時,但透過休息的片刻,找出自己與空間的情感連結,再轉化為他的作品,比起在工作室作畫,更容易產生新的想法與嘗試。這其實也是種冒險,像他之前到威尼斯駐地創作,因天氣太潮濕,所有的畫作都爛掉,最後買了一些塑膠布來創作,還用了好多台烘乾機,讓宣紙慢慢變乾。

現場創作告一段落,張耀煌坐著休息。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運墨筆觸氣勢浩蕩 猶如瀑布般流瀉

自幼對繪畫有興趣的張耀煌,高中時曾向畫家劉伯鑾學習,筆觸自然流暢、偏潑墨風格,同時他也深受宋代文人畫與清末八大山人的影響,作品常表現文靜高雅的意境。在創作題材上,他大多探討宗教信仰、神秘性與哲學思想,充滿人文氣息與禪學傳統。

像「佛影系列」的雕塑展現出中國書法元素,輪廓也反映毛筆運墨的軌跡。對張耀煌來說,人們去學佛、拜佛,到處尋佛,善惡都在一念間,佛就在自己心頭,得來全不費工夫;佛既是衆生,衆生亦即是佛,一切平等,皆靠衆生的努力維持,即可達到佛的境界。

張耀煌「佛影系列」雕塑,2000年。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流動的詩意 #7》談的則是基督信仰,其畫布長 6.6 米、寬 2.2 米,筆觸氣勢浩蕩,猶如瀑布般流瀉而下,寫的是「說不出口的愛」,表達對已逝妻子的思念與上帝耶和華的崇仰讚美,最終將夫妻男女之愛昇華爲無私的大愛。張耀煌認為,認識主耶穌是人生最大的祝福,若他早 30 年信基督,生命就會不一樣。

「我與妻子結縭 22 年,她常問我愛不愛她,但我都不講,只說聽到妳的聲音、聞到妳香水的味道就很高興。」張耀煌感慨道,他以前害羞,覺得愛不能隨便講,將愛掛在嘴上反而是種傷害,但妻子過世、他信了基督教後,自己才很後悔沒講這句話。

張耀煌,《流動的詩意 #7》,2018年。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對張耀煌來說,潛心研究佛學,同時篤信基督,完全不衝突,都是在解決生命的難題。涅槃是超脫生死,尋求清淨的快樂與幸福,上帝所賜予的恩典,讓人感到無所匱乏,兩者同樣都是在苦短的人生中,讓心靈提升到新的境界,活得更舒服自在。

「一路走來,人生好像迸發出另外一個火花。」張耀煌表示,他從 7 歲作畫到現在,已經過了 60 多年,往後這 10 年,他要做自己的興趣,藝術家最成熟的作品是在 70 至 80 歲間完成,過了 80 歲會力不從心,很難做大件作品,思考能力與體力都沒以前好了。

提及接下來去英國駐村創作的計畫,張耀煌說,他會帶一些近期的作品到當地展示,同時會進行現地創作。他也期許,自己未來能畫出更高逸優美的水墨作品,追尋神秘性、光與希望,將東方的氣韻與精神性表達出來,推向更高的心靈層次。

張耀煌於2018年到義大利巴勒莫駐村的現地創作。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展覽】原位-張耀煌個展

  • 日期:2019 年 1 月 17 日(四)至 1 月 27 日(日)
  • 時間:每日 10:00 至 18:30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