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屏美館原民技藝展 開啟跨域對話

圖片來源:中央社

屏東排灣族手工編織的傳統苧麻袋,細密到連小米都透不過,年輕族人對於這樣手工藝都已生疏。屏東美術館即日起展出排灣族傳統編織、琉璃等及現代創作聯展,開啟跨域對話。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邀請擅長現代藝術與跨媒介創作的排灣族藝術家陳惠蓮(韃噶勞斯.噶勒格) 及盧麗貞、塗南峰、 林金容(優古.達里法旦)等長期投注於琉璃珠、木雕、編織傳統工藝的工藝師,在屏東美術館舉辦聯展,展期自今天起至 3 月 17 日止。

策展人陳惠蓮表示,首次展覽的林金容,12 歲就承襲母親的技藝,從採集物料、處理至製作完全不假人手,一個苧麻背袋要半年才能完成,織出的袋子精織細密到連小米也透不過。林金容以編織苧麻背袋養家,77 歲的她至今仍親自上山挑選適齡的竹子,收集月桃葉梗做蓆子進行編織,她那雙編織的手不曾停歇,讓文化技藝傳承不息。

盧麗貞的外婆陳阿修是考古人類學界十分熟悉的文化傳承諮詢顧問,盧麗貞傳承外婆及母親燒製琉璃的技術。她從事琉璃創作將近 30 年,在霧台設立「惜魯工房」,用傳統與現代融合手法,燒製具原民神話色彩的琉璃珠。

55 歲的塗南峰無師自通,他摸索雕刻技法,經常敲到三更半夜直到天亮,常常有一餐沒一餐的渡日,生活困苦但從未放棄木雕創作,讓一塊塊木頭賦予新生命與價值,也因著一份傳承的使命感,培育不少排灣族技藝人才。

陳惠蓮將 3 位工藝師的作品跨域延伸,將木雕技法衍生出紙拓雕塑作品,也淬取傳統的編織元素轉化成現代設計感濃厚的金屬編織,並把琉璃的五光十色穿越傳統的框架進行解構與再結構,成為一場當代與傳統的凝視與對話。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