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以核養綠公投 學術界連署籲民投不同意票

圖片來源:Pixabay

編號 16 號的「以核養綠」公投年底綁大選投票,學術界發起連署指出,以核養綠公投將讓老舊核電廠不除役、核四續建上路,呼籲民眾對 16 號公投案投下不同意票。

中研院院士林明璋、林長壽、中興大學教授莊秉潔、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等近 50 名支持非核減煤、台灣能源轉型的學術工作者發聲明指出,「以核養綠」公投訴求重啟核四以及核一、二、三廠延役,呼籲民眾對第 16 號公投案投下「不同意」票。

聲明指出,台灣既有核電廠受地震海嘯斷層威脅、核廢料無處去、台電工安紀錄不佳、核四未能驗收完工等事實。國際學界也已有警言,在氣候極端變化下,對核電運作的威脅只會加劇,「依賴核電是將台灣社會曝露於更極端的各種風險中」。

聲明也提到,以核養綠公投提案者提出再生能源占 10%、核電占 20%、天然氣占 30%、燃煤占 40% 的配比目標。屆時將有 20% 電力依賴老舊核電廠與風險極高的核四,燃煤發電也僅從 2017 年的 47% 降至 40%,空污與排碳量換算後將比「非核減煤」還高,不僅將陷台灣於無法承受的核災風險,對空污與減碳改善幅度過低,也無法保障人民健康。

此外,針對核廢料問題,聲明也批評,核一二三廠目前累積超過 1 萬 8 千束高階核燃料棒、21 萬桶低階核廢料桶,當初送進蘭嶼的 10 萬桶低階核廢料也仍舊滯留蘭嶼,擁核者僅看見個人當下的用電利益,繼續將核廢料問題推向邊緣社區弱勢族群、將沉重的核廢包袱丟給後代子孫,是無比自私且背離環境與世代正義的行徑。

聲明表示,面對全球生態環境資源耗竭、氣候極端變化,社會需作出更有決心的改變,像是大幅提高再生能源並有效管理能源需求、智慧電力調度與加入資通訊服務的電網建設,讓電力系統更具備分散化、彈性化與恢復力特質,都有助於台灣面對極端氣候,提高從系統性災害中迅速恢復能源供應的能力。

聲明最後也呼籲,在此能源轉型的歷史時刻,呼籲全民就公投第 16 案投下「不同意」,讓台灣社會大步邁向「非核減煤」的發展願景與路徑。

「以核養綠」公投由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提出,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廢除電業法第 95 條第 1 項,即廢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日前經中央選舉委員會確認成案,公投案編號為 16 號,將與年底九合一選舉合併投票。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