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統計數據公信力一直廣受質疑。中國國家統計局核查發現,2017 年以來,全國有 1195 家企業、 2775 個投資單位編造、虛報統計數據,最高虛報率高達 56 倍 。
財新網報導,2017 年以來,國家統計局根據檢舉線索核查 2051 家企業和 2942 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中有 1195 家企業、2775 個投資單位統計數據證實編造、虛報,比重高達 52.3% 和 94%。
主要業務年營收在人民幣 2000 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中,天津濱海新區臨港經濟區、內蒙古開魯縣、遼寧西豐縣的企業違法虛報率,平均分別高達 56 倍、10 倍和 6.7 倍。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 20 日向第 13 屆人大委員會第 3 次會議提交的檢查「統計法」實施情況報告,披露了上述數據。
報告說,數據作假的原因包括沒有正確的政績觀,「搞攀比、爭位次」。有些地方制定目標時就脫離實際,或直接向企業下達任務,任務沒辦法達成時就在數據上作假,「虛報瞞報、拒報遲報、漏報重報、代填代報等統計造假問題較為突出。」
有些地方甚至還會編造不存在的企業和投資項目,年年累計的結果,就是數據水分越來越大。
今年 1 月,內蒙古和天津濱海新區主動提出當地的生產總值(GDP)虛增,應「擠水分」。天津濱海新區 2016 年的 GDP 由人民幣 1 兆 2.31 億元調整為 6654 億元,幾乎擠出了 1/3 的水分。
在中國當代歷史上,與經濟生產有關的數字造假並非新鮮事。1958 年到 1960 年間中共推行的「大躍進」,就曾因為中央一系列不切實際的生產目標,地方之間彼此攀比和虛報,在實際產量不足但徵收數量仍大的情況下導致饑荒。
即使有過許多歷史教訓,中國地方虛報經濟數據的問題始終沒有消失,甚至因為多地官員升遷與地方經濟表現有關,使得造假問題難以杜絕。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