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 網紅下架霞喀羅古道淨山影片 誤清歷史文物已歸位 芋傳媒 2022-02-14 10:27 YouTube 頻道「不只是旅行」日前組團赴霞喀羅古道淨山,卻誤把酒瓶古物當垃圾打包。昨晚2名主持人再次發布聲明,反省事前未做足功課,強調日治時期酒瓶皆已放回原處,並下架這部爭議影片。
綜合 國民黨活化黨史文物 推出蔣中正指揮刀NFT 芋傳媒 2022-01-14 15:34 為活化黨史文物,國民黨將總裁蔣中正的指揮刀數位化,製作成 NFT (非同質化代幣),在日前赴美參展,國民黨黨史館主任林家興今天說,未來將透過數位創意方式,推廣黨史館業務。
綜合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故事館升級 探索西拉雅文物 芋傳媒 2021-09-22 15:55 台南市左鎮化石園區為妥善保存西拉雅文物,9月起故事館文物展示升級,並在中秋連假重新對外開放,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成為熱門文化觀光景點。
歷史 花蓮南區3座逾百年寺廟文物普查 發掘文化資產 芋傳媒 2021-09-14 16:13 花蓮縣文化局針對玉里鎮協天宮、瑞穗鄉保安宮及青蓮寺3座逾百年寺廟進行文物普查及建檔,研究成果未來將透過出版專書和導覽系統規劃,讓民眾更加親近古老寺廟。
歷史 尖端科技記錄天后宮文物 數位保存歷史古蹟 芋傳媒 2021-08-23 20:50 天災人禍與歲月,總是古蹟保存不變的難題,台灣企業首次利用創新的 3D 點雲技術,以數位方式保存逾 400 年的鹿港天后宮文物,獨家過程全被 Discovery 頻道記錄。
歷史 板橋高中設計輔具 視障者坐龍椅體驗當帝后 芋傳媒 2021-03-11 23:47 新北市板橋高中與故宮合作,學生在設計課以「南薰殿帝后像」特展的繪畫為素材,透過 3D 列印製作立體的龍椅,今天協助視障者「觀賞」畫作,體驗坐龍椅的滋味,享受文化平權。市立板橋高中今天表示,促進各族群及不同對象的文化平權,也讓視障者共同享有觀賞書畫作品的權力,今天由學生親自帶領視障觀眾,體驗故宮博物院正展出「南薰殿帝后像」的特展品。
歷史 水竹居張麗俊文物紀念館將改建 停止參觀 芋傳媒 2021-03-03 19:15 收藏台中市已故作家張麗俊文物的「水竹居–張麗俊文物紀念館」,因後代有意改建,即日起停止開放參觀,文物將移往他處,若專家學者有研究需求,仍可提供閱覽。生於 1868 年的張麗俊,字「升三」,號「南村」,晚號「水竹居主人」,為張達朝(張達京兄長)的後裔。張麗俊自 13 歲入漢學,受漢學教育長達 15 年,秀才出身的他在日治時期加入櫟社,工作之餘也做維續、教授漢文的工作,更主持修繕豐原慈濟宮,貢獻地方。
綜合 疑石川欽一郎2畫作新竹市現蹤 委託南藝大調查 芋傳媒 2021-03-01 15:55 新竹市政府近日在民富國民小學發現2幅疑日籍畫家石川欽一郎落款畫作,其中一件為傳世稀少大號數油畫,為求謹慎,已委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進行畫作相關調查。新竹市文化局表示,石川欽一郎傳世作品多為水彩畫,這次發現的2幅畫作,其中一幅是作品中極罕見的油畫,為利畫作保存,校方已將畫作暫放竹市新設典藏庫房。
綜合 真理大學台文館換鎖風波 張良澤辭名譽館長 芋傳媒 2021-01-11 19:25 真理大學麻豆校區台灣文學資料館去年底遭無預警換鎖封館,創辦台文館的張良澤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將退還校方昨晚交給他的鑰匙,並辭去「名譽館長」,文物處理交由公眾決定。真理大學麻豆校區台文館去年底遭無預警換鎖封館,不讓一手創辦台文館的 82 歲張良澤進入,讓退休後持續在館內擔任義工的張良澤無法取回私人物品,館內文物處理也引發文史界關注。
綜合 睽違逾一甲子 雲林北港飛龍團大龍旗台南亮相 芋傳媒 2021-01-06 12:39 睽違逾一甲子,雲林北港飛龍團大龍旗今天在台南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修護室再度亮相,這面三角龍旗是目前台灣刺繡類織品文物中尺寸最大旗幟, 2014 年起修護,預定今年底完成。台南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今天召開世紀刺繡工藝修護成果,公開解密雲林北港飛龍團大龍旗的修復過程,同時展出日治時期大龍旗的報導及 1950 年代街頭亮相的黑白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