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簡翊展報導)總統蔡英文在 520 就職演說中,宣示立法院即將成立修憲委員會,提供一個平台,讓攸關政府制度、以及人民權利的各項憲政體制改革議題,能夠被充分對話、形成共識。蔡英文對於憲政改造的談話,再度引起不少人對於現行憲法形成與運作過程的好奇。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林佳和,日前接受台灣制憲基金會「憲法未來派」節目專訪,跟主持人姚孟昌博士相談中華民國憲法問題。
針對中華民國政府和憲法,林佳和形容「中華民國發展軌跡非常怪異」,1911 年從袁世凱逼迫宣統退位,中華民國就誕生了,可是當時沒有誕生中華民國憲法,一直要到 1947 年才公布與施行。中華民國憲法從無到有走了三十幾年,這段期間雖然有一些臨時約法,類似憲法的痕跡,但並沒有真正誕生憲法秩序。
林佳和強調,1947 年中華民國憲法好不容易誕生,不到半年,就開始迎來它某種程度的毀壞,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後,在幾十年歲月中,憲法從來不是全民關注的焦點,「全民從來沒有像很多國家經歷過的那樣,一起討論憲法」。
憲法是攸關政府統治正當性的重要因素,林佳和指出,過去許多人說,「英美憲法來自於底層,歐陸憲法來自於上層」,美國人說,我們人民就是憲法的來源。即便是歐陸憲法,也要經過全民討論,經由全民選出代表參與制憲,並且回過頭向人民報告。
林佳和也以東歐憲法革命為例,1990 年代,東歐各共產國家垮台,各國迎來新的資本主義時代,都訂定新憲法,最有名的就是白俄羅斯、波蘭等。他們就經過非常多的憲法討論,他們既要資本主義的自由,也要社會主義的平等,這些都是社會催出來的價值;但是中華民國憲法,從來沒有經過真正的討論。沒有討論,人民就無從把他的堅持、期待與想望,放入憲法文本中。
主持人姚孟昌也不禁嘆道,對台灣人民來講,中華民國憲法好像天上掉下來的,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可是他必須受到這個憲法的約束,只能在有限的憲政經驗裡,揣摩這個憲法到底是什麼。
談到《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林佳和解釋,臨時條款的作用是改變政府體制,最重要是安排政治秩序,讓蔣介石權力不受挑戰。當時中國內戰白熱化,政府要有一些緊急手段,卻不是採取緊急命令與軍事戒嚴,而是在中華民國憲法上疊床架屋,架一個臨時條款違章建築。這一段臨時條款搭配戒嚴的 38 年多歲月,台灣人的人權被抑制,政治秩序遠離憲法文本所設計的民主體制,走向威權。
觀察台灣的民主進程,林佳和分析,從蔣經國去世後,台灣步入民主化,為了重整政治秩序,必須要創造新的憲法基礎。當時總統李登輝採取的策略是維持中華民國憲法基本結構,以及國家統一大目標,透過《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賦予新的政治秩序,今天所熟悉的中央政府體制,主要跟那時期的修憲有關,包括總統直選、取消閣揆同意權、監察院去國會化、凍省等。
林佳和指出,總統直選、取消閣揆同意權等,讓台灣中央政府體制再進一步的改變,更加脫離憲法文本的偏向內閣制。當時所辯論,到底是邁向美國式的總統制,還是偏向法國式的雙首長制?這個辯論到今天仍然沒有完全消失。主持人姚孟昌則提到,廢除國民大會也相當重要,現在修憲提案權交給立法院,立法院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再交由全民複決,他也希望人民來共同努力,一起推動新憲法,迎接新未來、新生活。
「憲法未來派」是由台灣制憲基金會所製播,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姚孟昌主持。每週推出一集,每集邀請特別來賓對談重要憲政議題,以及對於新憲法、新生活與新未來的想像。
相關報導: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