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筱峰專欄》燦爛的星辰——巴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

圖片來源:取自李筱峰臉書

讀過心理學都知道,俄國的心理學家巴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做過一個著名的「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實驗:

我們知道狗碰到有肉吃,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反應。巴夫洛夫乃利用鈴聲與肉同時出現作為刺激,在餵狗吃肉的同時,配合鈴聲作響,久而久之,停止餵肉,只響以鈴聲,狗一樣流口水。狗從看到食物而流口水,到只聽了鈴聲也一樣流口水,這種反應,心理學上稱為「制約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或稱「交替反應」。

巴夫洛夫的制約理論,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產生極大影響。巴夫洛夫以這個古典制約實驗為後人所熟知,反而他的醫生身份,以及他在1904年因為對消化系統的研究得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卻讓人淡忘了

今天是巴夫洛夫的冥誕,他在1849年出生於俄羅斯帝國梁贊。巴夫洛夫曾進聖彼得堡大學學習自然科學,獲博士學位。也曾在德國留學兩年。

巴夫洛夫的生活起居、工作,非常有規律,他準時在12點整吃午餐,每天晚上準時在同一樣時間睡覺,每天準時餵狗。並且每年的同一天離開聖彼得堡前往愛沙尼亞。

巴夫洛夫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時,還是帝俄時代。1919年俄國共產革命成功。4年後(1923年)巴夫洛夫第一次赴美國訪問回來後,公然指責共產主義,認為國際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是錯誤的,並說「我不會為了你們所做的社會實驗犧牲一隻青蛙的後腿!」。1927年,巴夫洛夫更寫信給史達林,指他是「俄國人的恥辱」。所幸由於諾貝爾獎得主的身分,蘇俄政府對他相當容忍。

1936年2月27日,巴夫洛夫因肺炎在列寧格勒(原稱聖彼得堡)過世,享年86歲。巴夫洛夫臨終前,要求一位學生坐在他的床邊紀錄他生命最後一段時間邁向死亡的詳細經驗。

面對政治,他如此敢言;面對死亡,他如此理性!

巴夫洛夫的生理學或醫學的研究固然極有貢獻,而他的古典制約的實驗與理論,至今更發人深省:人類的行為也有許多的「制約反應」,許多人已被周遭的符號、訊息所「制約」而不自知。例如,今天民主自由的台灣民眾,正受到來自內外的認知戰的假訊息不斷的反覆入腦,台灣人能不能抵擋這巴夫洛夫式的古典制約?正考驗著台灣人民。

圖片來源:取自李筱峰臉書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