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達瑞
賴總統在「團結國家十講」的第二講說了一段話:「台灣要透過一次次選舉罷免,像打鐵鑄劍般千錘百鍊,打掉雜質,淬煉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的意識。」
不論是字面或內涵,賴總統這句話的語意明確:民選公職要有捍衛主權與守護民主的意識,否則就是政壇的雜質,必須透過選舉與罷免機制予以淘汰。
賴總統口中的雜質就是目前面臨罷免、親中賣台、毀憲亂政的國民黨立委。賴總統表達的是民主機制的基本價值:選賢與能、去蕪存菁。
這句毫無爭議的話卻被國民黨民代與親藍名嘴拿來做文章,扭曲為賴總統嘲笑藍營民眾是雜質,要求賴總統道歉,還發起「我雜質、我驕傲」的活動,要藍營民眾出來投反罷免票。
國民黨沒招了,只能在雞蛋裡挑骨頭,把一個毫無爭議的類比名詞,扭曲為對藍營民眾的嘲笑,企圖保住即將被選民唾棄的黨籍立法委員。
什麼叫雜質?根據教育部的字典定義,雜質就是「不屬於該物的成分」,例如未經過濾的水含有許多雜質,飲用可能對身體有害。(附圖一)
台灣政壇也有雜質,亦即親中賣台、毀憲亂政的立法委員。這些政壇雜質就是選舉的漏網之魚,對台灣的民主有害,必須透過罷免予以清除。
國民黨拿「雜質」一詞做文章,目的在政治鬥爭,不是講究是非。真正罵人的話是卸任台大校長管中閔的口頭禪「雜碎」,但國民黨卻充耳不聞。
大約兩年前,國民黨的網軍林北好油謊稱家人受到綠營網軍的恐嚇。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剛卸任台大校長的管中閔在臉書貼了一段文字:
「從網軍攻擊,到公然威脅別人身家性命,是誰縱容這些雜碎?」(附圖二)
什麼是雜碎?根據教育部的字典定義,雜碎指的是沒用的人,是譏笑與辱罵的用語。(附圖三)
管中閔是卸任台大校長,用雜碎一詞譏罵政治立場不同的綠營民眾,而且是毫無根據的譏罵,國民黨民代與親藍名嘴卻不當一回事。
管中閔譏罵綠營民眾「雜碎」,國民黨不置一詞。賴清德用「雜質」類比親中賣台、毀憲亂政的國會議員,國民黨卻胡亂為藍營民眾對號入座,目的在保護面臨罷免的黨籍立委。
國民黨拿賴總統的「雜質類比」做文章,卻漠視管校長的「雜碎譏罵」,顯見國民黨沒招了,而且是非不分,毫無論述能力。
這樣的政治操作剛好證明國民黨就是台灣政壇的「雜質」,甚至是「雜碎」,應該被清除,以免傷害國家利益。
原文出自翁達瑞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