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IBM打造全球首部大型容錯量子電腦 預計2029年問世

圖片來源:中央社

量子競賽今年升溫,在 Google 、微軟( Microsoft )、亞馬遜( Amazon )相繼發表量子晶片後,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IBM )今天公布其量子超級電腦計畫,預計在 2029 年前打造出大型容錯量子電腦 Starling 。

IBM 今天在公司部落格文章宣布啟動「全球首部大型容錯量子電腦計畫」。

文章指出,「要釋放量子運算的全部潛力,至少需要一台能執行更大、更深電路、並在數百個量子位元( qubits )上執行數億個邏輯閘的裝置設備」。

另外,這台裝置必須能夠修正錯誤,並防止錯誤在整個系統中擴散。

根據計畫藍圖, IBM 將在 2029 年前打造出全球首部大規模容錯量子電腦 Starling ,並部署在紐約州全新 IBM 量子資料中心,預計運算能力將為現今量子電腦的2萬倍。

Google 去年 12 月發表量子晶片 Willow 後,微軟和亞馬遜今年2月相繼公布自家量子晶片 Majorana 1和 Ocelot ,輝達( NVIDIA )也在3月的 GTC 大會上首度舉辦量子日。

量子電腦普遍被認為可用在材料科學、新藥研發、人工智慧( AI )等領域,還能解決複雜的數學難題。長期以來,它在開發上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錯誤發生率。

IBM 量子部門副總裁甘柏塔( Jay Gambetta )向「巴隆周刊」( Barron ‘s)表示,「我認為我們已經破解錯誤修正的關鍵。我們現在面對到的主要已經是工程上的問題了」。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