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王景弘專欄》 雞同鴨講──阿Q突破第一島鏈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茲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演說。圖片來源:路透社

小紅粉和台灣紅嘴鸚鵡最喜歡用兩個詞歡呼自慰:中國艦隊突破「第一島鏈」;中國有「拒阻」美國援助台灣的能力。因此結論是:習近平決定使用武力「解放台灣」。

問題在「第一島鏈」是七十幾年前傳下來的戰略觀念,不但現在定義已變,而且美國戰略概念也變;紅粉談所謂「拒阻」能力,只看中國軍艦多,卻不看盟國在「第一島鏈」新佈署的陸上扼制中國艦隻的火力。

習近平「決定」用武,本質上就如蔣介石「決定反攻大陸」一樣,心有餘,力不足。習近平對台灣用武,並不是「釘孤枝」,他要面對跨越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印太新戰略。

過時的「第一島鏈」是韓戰後圍堵共產黨勢力擴散的概念,目標針對中國及蘇聯,表面是防衛,實際是封鎖,藉圍堵造成共產政權的內爆。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但在尼克森聯中制蘇策略啟動,圍堵政策已棄置,中國承諾不尋求霸權,「韜光養晦,不強出頭」,自然無事,問題在習近平要搞霸權,要把美國在東亞勢力趕走,企圖以武力奪取包括台灣在內的爭議領土。

習近平的霸權主義便讓冷戰時期的島鏈的記憶回頭,小紅粉把中國航母、艦隊經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及南海演練,很Q氣的歡呼勝利,突破第一島鏈。

冷酷的事實是,美國對付中國擴張主義,已經改採更廣泛,結合更多盟國的印太戰略,拉開中國要面對的戰線,同時也改變第一島鏈的定義,和堅守第一島鏈的先期佈署。

川普政府的國防部長赫塞茲,在新加坡的演說講得很清楚,他的重點不是被誤譯與誤引的「中國侵台威脅迫在眉睫」,而是他對第一島鍊的說法與美國新佈局。

赫塞茲提了三點紅粉與紅統不想聴的論述,第一,他提到「第一島鏈」,但並不是圍堵,而是第一島鏈的「現狀」不容以武力改變。

第二,美國在菲律賓最北端的巴丹尼島已經佈署NMESIS反艦飛彈系統。

第三,他認定中國試圖建立亞洲霸權,想把美國勢力驅離,但美國決對留在印太地區,不會離去。

在和平時期,各國有公海航行自由,美國並不封鎖第一島鏈,中國艦隊出宮古海峽,出巴士海峽,有它的自由,但如果它想武力奪取第一島鏈的土地,那就要面對美國與盟國的抵抗。

美國在第一島鍊的韓國、日本、菲律賓都有駐軍,及儲存軍備,在台灣也有後勤、顧問、情報及教官,如果中國企圖侵佔釣魚台、南海有爭議礁島,或武力併吞台灣,都屬於美國協同防衛,不容武力改變的現狀。

中國海軍艦隊出宮古海峽,逃不過美國與日本的情報監視,海軍行蹤被掌握屬海洋作戰致命傷,而且如果衝突發生,出宮古海峽或巴土海峽,不會是理所當然。

美軍在巴丹尼島佈署的反艦系統,屬貼海面低飛的超音速隱形飛彈,射程一百八十五公里,衝突發生,中國艦隊經巴士海峽要進入太平洋,這一關不易過。

美國要求歐洲盟國多承擔自己歐洲防衛,它要把資源用到印太地區,表明它堅守印太地區的決心。赫塞茲強調美國策略不求戰,也無意挑釁中國,但要用實力嚇阻中國,讓它知道侵略的代價太高,不值得冒險。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