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加速蘋果 iPhone 產能移出中國,儘管第2季大部分銷售美國市場的 iPhone 產品將由印度生產,不過美國總統川普施壓蘋果回美製造,牽動蘋果組裝代工夥伴鴻海集團全球布局,鴻海擴大印度 iPhone 產能外,是否在美國設立 iPhone 產線,市場高度關注。
美中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上關稅變數,蘋果( Apple )調整供應鏈產能分布,蘋果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先前指出,第2季大部分銷售至美國市場的 iPhone 產品,主要由印度廠區生產,其餘幾乎所有銷售至美國的 iPad 平板電腦、 Mac 筆記型電腦、 Apple Watch 、 AirPods 耳機等,也會由越南廠區供應。
至於在美國以外市場,庫克坦言,蘋果大部分產品的生產來源地仍以中國為主。
法人調查統計,除了 Apple Watch 之外,蘋果主要產品包括 iPhone 、 iPad 、 MacBook 等,超過7成產能比重仍集中在中國,其中 iPhone 產能約有 10 %至 15 %比重轉移至印度, 85 %仍集中在中國。
有關 iPad 、 MacBook 、 AirPods 耳機等,約7成產能比重在中國,雖然 Apple Watch 約7成產能在越南,但其他部分也在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5月下旬施壓蘋果 iPhone 回美國製造,否則最快6月底對海外生產 iPhone 或是其他非美製造手機商加徵至少 25 %關稅,這不僅加速蘋果 iPhone 在中國以外產能規劃,也牽動鴻海全球布局藍圖。
關稅壁壘影響大 蘋果攜鴻海擴大印度 iPhone 產能
蘋果 iPhone 供應鏈受全球關稅壁壘影響大,面對生產據點分散化的壓力, iPhone 供應鏈正加速提升中國以外( China +1)產能比重,這也加速蘋果產品最大組裝代工夥伴鴻海集團擴大印度 iPhone 產能。
鴻海在 2006 年進入印度市場,集團當地印度廠區已累積製造 iPhone 深厚經驗,產品從 iPhone XR 、 iPhone 11 、 iPhone 12 、 iPhone 13 、 iPhone 14 ,涵蓋至 iPhone 15 和 2024 年的 iPhone 16 ,鴻海集團印度廠區主要設在坦米爾那都邦( Tamil Nadu )以及卡納塔卡邦( Karnataka )等地。
證券法人評估,今年底前印度 iPhone 組裝占蘋果整體 iPhone 組裝比重,將提升至 15 %至 20 %,金融時報報導推測,蘋果計劃最快到 2026 年,會將所有銷售至美國市場的 iPhone 全部移至印度組裝。
因應美中貿易戰和關稅戰風險,供應鏈人士向記者透露,鴻海集團目前在中國產能比重,已從先前的9成降至 75 %左右,中國以外產能比重已提升至 25 %。
除了擴大印度 iPhone 產能,供應鏈人士表示,鴻海集團部分 iPhone 新品導入作業,也轉移至印度。不過,對於上述消息,鴻海表示不評論單一客戶和市場傳言。
外媒在5月下旬報導,鴻海計劃在印度南部坦米爾那都邦興建顯示器模組廠,供應 iPhone 所需。
外資法人分析,中國立訊精密在印度設廠受限,加上印度塔塔集團在當地製造良率仍有成長空間,鴻海集團在印度的 iPhone 組裝地位,對蘋果來說相當關鍵。
蘋果擴中國以外 iPhone 產能 受限量產時間和市場特性
除了印度,外資法人指出,蘋果也考量另外在美國增加產能( China +2),不過產能到位也需要至少1至2年時間,可能緩不濟急。
鴻海集團也在巴西設有 iPhone 產能,但當地生產規模小,主要供應巴西本地需求。 DIGITIMES 分析師周延指出,巴西當地原物料成本價格較高,且手機上游零組件供應鏈仍未成熟,儘管中國、韓國等手機品牌商在當地設廠,但鴻海巴西廠區以終端組裝為主,擴產與否仍有待觀察。
蘋果也規劃在印尼另設海外生產基地,周延分析,美國對印尼對等關稅稅率高達 32 %,預期未來蘋果若設立印尼廠區,只能鎖定印尼當地市場銷售。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