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美中關稅戰降溫鬆口氣 Apple供應鏈區域製造趨勢不變

圖片來源:中央社

美中關稅會談今天發布聯合聲明,美國對中國關稅暫從 145% 降至 30%,這項發展對 Apple 產品出貨影響,供應鏈和分析師認為,長期來看,區域製造和分散供應鏈趨勢不變,但供應鏈台商坦言,「在中國以外擴新產能的壓力可暫時鬆一口氣了。」

美中周末在瑞士日內瓦針對關稅議題密集談判,今天發布聯合聲明,美對中關稅暫從 145% 降至 30%,中國把對美國商品報復性關稅,從 125% 降至 10%,為期 90 天。美中各自暫時調降關稅 115%。

針對美中關稅談判新進展,Apple 供應鏈布局和產品出貨動向備受外界關注,在 Apple 供應鏈台廠擔任 10 多年的主管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坦言,「暫時可以鬆一口氣了」,因為美中關稅戰暫時和緩,之前包括零組件、組裝代工等廠商在海外擴充新產能的壓力,短期內可漸漸舒緩。

不過,這名主管分析,長期來看,Apple 供應鏈朝向區域製造、分散市場風險的趨勢不變,不僅是 iPhone ,包括 iPad 平板電腦、 Mac 筆記型電腦、 Apple Watch 、 AirPods 耳機等 Apple 產品,生產製造據點會因應美中市場各自要求,分散供應鏈布局。

DIGITIMES 分析師周延也認為,美中關稅戰暫時趨緩,短期 Apple 整體供應鏈壓力減緩,「分散布局速度不會加快」,但長期來看,Apple 分散供應鏈布局的態勢不變。

周延分析,從營運角度來看,Apple 分散供應鏈布局,才能管控成本、提升經濟效益,且各國主要市場積極布局自主供應鏈,Apple 也因應相關區域製造態勢,分散供應鏈,未來課題在於分散供應鏈的成本,如何轉嫁給供應商。

Apple 執行長庫克( Tim Cook )在 5 月初法人說明會中透露,因應關稅變數,Apple 持續調整供應鏈產能布局,到第 2 季大部分銷售至美國市場的 iPhone 產品,主要由印度廠區生產,第 2 季幾乎所有銷售至美國的 iPad 、 Mac 、 Apple Watch 、 AirPods 等,都會由越南廠區生產。

至於在美國以外市場,庫克指出,Apple 大部分產品的生產來源地仍以中國為主。

周延指出,Apple 供應鏈持續在印度擴充 iPhone 產能以因應美國市場需求,但台商供應鏈不會放棄布局中國,因為在中國製造生產的 Apple 產品,可以銷往日本、韓國、歐盟等非美市場,在中國生產仍具備成本效益。

Apple 供應鏈例如鴻海集團已在巴西長期耕耘,Apple 也傳出有意在印尼透過供應鏈建立生產基地,周延指出,印尼電子零組件供應鏈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 Apple 供應鏈在巴西設廠,主要是因應巴西關稅政策,產品供應當地市場為主。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