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陳增芝專欄》很多台灣人常常會搞不清楚「自由」的概念

圖片來源:中央社
如果沒有正確而充分的公民教育,例如戒嚴時期的黨國洗腦教育下,很多台灣人常常會搞不清楚「自由」的概念。
類似丁特這種似是而非的錯誤類比,在台灣的中老年齡層特別嚴重(韓粉世代),也就不難理解。
例如言論自由,在醫學來說,喑啞、結巴、大舌頭,都算是言論不自由。
但在人權概念上,言論自由無關醫學上、物理上,能不能言語,而是指在政治體制上,只要是未涉侵害他人人權(如詐欺、恐嚇、譭謗等)的言論,都不會因為不見容於當道而獲罪。
戒嚴體制下,追求自由人權的民主鬥士,並未喪失醫學上的言論自由,但不代表政治體制上,享有憲政與法律保障的言論自由。
台灣的民主先烈先進,在戒嚴時代衝撞威權體制,所有的𡚒鬥都是帶著犧牲奉獻的覺悟,因而身陷牢獄,甚至犧牲生命,更是血跡斑斑。
台灣社會可以看到他們的挺身而出,並不能帶出那個時代,就不是威權體制的結論。
反之亦然,並非有人上街示威遊行,就說是抵抗威權獨裁,而應該看法律上,有沒有否定集體表達不同意見的權利。
例如戒嚴時期從禁止到管控(許可制),都不能說是擁有集會遊行的自由。

圖片來源:取自 陳增芝 臉書

原文出自陳增芝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