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有些朋友不太能接受台獨和華獨攜手同行。
但我們也必須理解,台灣的國家體制,其實還是從中華民國進口的。台灣人並沒有實踐像印尼那樣「在日本人離開後的權力真空,迅速拉起一支(武裝與地方自治)隊伍建立國家」的過程,所以祖父學上面就虧欠了。
八十年前,不管台灣人是被動吃虧、還沒機會考慮建國的事情,國民黨和美國人就來了;還是主動逃避,一開始就選擇坐待國民黨接收,而不是自己拉起建國的隊伍。
歷史沒有如果。不管你覺得台灣人無不無辜,總之就是少做了祖父學時刻的關鍵抉擇。因此,必需忍受中華民國華獨體制,直到下一個命運節點的到來,台灣人補修祖父學分,下定決心把華獨取代掉為止。
並不會因為台灣人主觀地厭棄華獨,或是法理、學理辯論程度的努力,華獨就會自動升級成真正的台獨。
要用台獨徹底取代華獨,最低限度,恐怕一場侵略戰爭的洗禮,是少不了的。
我並不是在鼓吹戰爭,而是這其實是很客觀的歷史規律:這世界上幾乎沒看過有不流一滴血而能夠蛻變成正常國家的先例。反過來說,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全球各地解殖建國的催化劑。
殘酷地說,如果台灣僥倖地逃脫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命運,那大家恐怕也就只能繼續忍受很長一段時間的中華民國——拖到幾代人以後才去面對屬於他們的命運時刻。

原文出自蕪菁雜誌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