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環境部、法務部等組成專案小組,查獲不法業者承租桃園市 3 處廠房貯存棄置廢塑膠混合物,桃園地方檢察署偵結依涉犯廢棄物清理法起訴 11 人,查扣犯罪所得新台幣 3 億 9479 萬元。
桃檢今天表示,環境部環管署北區管理中心接獲民眾檢舉報請桃檢指揮偵辦,發現從西元 2023 年 3 月間起,吳男等人以每公斤 3 至 5 元價格收取廢塑膠混合物,堆置在新屋廠及中壢廠,加工後打包或以太空包裝袋廢塑膠混合物放貨櫃,表層以電線皮細屑或塑膠再生粒子等符合出口報單項目產品掩飾,規避海關檢查後出口至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地區,長期以「合法報關、非法夾帶」模式將廢棄物輸出境外。
專案小組於 2025 年 2 月 7 日至公司廠區執行搜索,陸續拘提被告到案,並分別聲請羈押獲准,或以 5 萬元至 30 萬元具保。
環境部、法務部、內政部警政署保七總隊、桃園地檢署及桃園市政府環保局等單位, 14 日下午到桃園市新屋區舉辦「跨部會聯手出擊!查緝非法棄置、攔阻非法輸出」記者會,宣布查獲不法業者承租桃園市新屋區及中壢區共 3 處廠房,長時間大量貯存棄置廢塑膠混合物約 5549 公噸,並已違法出口約 5832 公噸,非法處理廢棄物重達 1 萬 1381 公噸,全案已由桃檢起訴。
環境部次長沈志修表示,專案小組已扣押證物並凍結犯罪所得,後續將要求業者負起廢棄物清理責任,不容許將污染成本轉嫁全民。非法輸出廢棄物部分,由環保局依違反廢清法告發處分,最高將裁罰 1000 萬元以下罰鍰;非法清除及處理廢棄物部分,桃檢已偵結起訴,最高可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 1500 萬元罰金。
法務部次長徐錫祥指出,環檢警自 2021 年起成立合作平台,已歷經 14 年,透過通力合作分工、科技設備的加入,對於環保犯罪偵查,已建立完善全國環檢警結盟機制,共同合作打擊環保犯罪,地檢署除了查扣所得,並會視是否落實及恢復原狀,作為緩刑、假釋的參考。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