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聲量看政治專欄》國民黨內部裂縫擴大中:當威權餘緒與新保守民粹走到十字路口

圖片來源:聲量看政治臉書

【國民黨內部裂縫擴大中:當威權餘緒與新保守民粹走到十字路口】

進入3/31到4/6這個星期,今天周四,可以看見,國民黨的內部權力與路線矛盾正從幕後走向檯前。

表面上,國民黨黨中央仍以「反罷免」、「操作民怨」為主軸企圖鞏固士氣,但實際上,黨內核心出現了三層結構性的權力裂縫,正逐步侵蝕這個百年政黨的穩定性。

首先,傅崐萁體系與親中派系的不穩定聯盟

傅崐萁近期頻頻動作,從親中訪港到阻擋預算,再到「硬架走」退休老師等等行徑,不只激怒民間,也在黨內激起極大不滿。

許多國民黨本土派或偏向保守但反共的地方勢力,已開始質疑傅的「帶風向能力」與「穩定領導力」。傅不是統一領袖,而是投機代理人,這對向來以「穩」見長的國民黨來說,是不安的訊號。

其次,朱立倫的虛位與卸責路線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試圖原先透過放話「倒閣」轉移焦點,實際上只是想從「罷免失控」的風險中抽身,但這種策略被黨內看破手腳。

他的權威不再來自實質掌控基層,而是來自「沒人想現在換人」的僥倖心理,以及反正國民黨10月要選新主席的垃圾時間期待。這是形式還在,核心已空的權力空心化徵兆。

第三,中生代意識形態斷裂:黃國昌化的危機

越來越多中生代黨員、地方意見領袖,例如徐巧芯、廖先翔、羅廷瑋等人,與柯文哲及黃國昌的惡搞路線如出一轍,反正就是反民進黨、反政府、反預算、反制度,但從不清楚要什麼。

這種「只有否定、沒有建設」的民粹語言,短期內可以吸引冷感群眾,但長期會逐漸解構國民黨原有的官僚資本。

換句話說,他們正在把自己變成一個更舊的民眾黨。

也就是說,國民黨正在內爆,但不是因為外力,而是失去「為何而存在」的靈魂危機。罷免潮固然是外部壓力,但真正讓國民黨陷入瓦解邊緣的,是黨內無法整合的三重矛盾,包括「親中與保守的路線衝突」、「精英與基層的信任崩解」、「民粹與政策的語言失調」,這不是誰領導的問題,而是整體文化的失效。

當政黨只剩「反對」,卻沒有願景與價值,就算一時站穩,最終也將在歷史的濁浪中被捲走。這場內爆,已經開始。

圖片來源:聲量看政治臉書

 

原文出自聲量看政治,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