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沈潔專欄》我們小學就讀外文系

外文系是大學的學程,但過去一百多年,台灣人從「小學」就讀「外文系」。

這不是笑話,而是台灣坎坷,心酸的歷史。

多桑的一代,及至更上一代,外文系是日語;戰後讀小學的這幾代,外文系是「中文」。

有人傻傻的,在英語世界,人家問你的母語是什麼,竟答是中文或滿達林,實際上就是現在上幼稚園或小學的兒童,他們母親、祖母、乃至曾祖母的母語,也不是「中文」,或「華語」。

他們的口音,用詞,文法,一聽就是「外文系畢業」。你認為考試很高分,學歷很高,但「外文」不是你的母語,舌頭語法還是會走鐘。

「外文系」修來的語文,最大的問題是詞彙不足,常在教科書的用語內打滾,把背過的文字用語照搬,而不知其錯。

最現實的背書是習慣用「我們中國人」,而不會用「我們台灣人」。連新聞記者都會用郭台銘要張顯耀「上書」習近平;中共就代表中國,有人自認聰明,要把中國與「中共」分開。也有人跟著陷入宣傳迷陣,喊「統一」、「獨立」 喊得不亦樂乎。

小學外文系用「中共」,用「共匪」,因為當局把它當「偽政權」,蔣家「法統」還要「反攻大陸,殺朱拔毛」。但共產黨是一黨專制,中共統治中國,代表中國,兩者是一體,無法區分,中共侵略就是中國侵略。

美國現在是共和黨當政,但沒有人叫「共和黨美國」。冷戰時代,美國不承認「中共政權」,在外交文書上有「中共」與「中國國民黨」之分,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問題。

蔣介石的文膽不是「外文系」畢業,他不用「統一」,而用「反攻大陸」;他反對「台獨」,但要搞實質的「蔣獨」。受「外文系」調教的台灣人,包括一些民進黨和台獨在內,卻陷入中國圈套,在「統與獨」之間糾纏。

「統」的意義是原有的「一」分而為二以上,要把它重新「合」起來,隱含正當性與必要性。但台灣從一八九五年以來,與中國就不是「一」,不屬中國領土,一九四九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台灣人民同意,也沒有正當性或合法性把台灣併吞。

如果台灣人民同意,雙方是可以「合併」;台灣人民不願意「合併」,那就繼續維持「獨立的現狀」,並不是宣佈「從那一國獨立出來」。

中國所謂「武統」就是侵略,不經台灣人民同意,要強行併吞,這違反國際法,也違背治者需被治者同意的基本民主原則,面對侵略只有聯合友邦盟國進行自衛抵抗,別無選擇。

就此而言,小學「外文系」畢業的吳敦義,歌頌馬英九的「一中」,現在頓悟,在親中主持人的節目上嗆聲:談「統」不切實際,統人沒能力,被統不願意,你如果想被統,今天就可以實現啦!可以馬上搬到福州、上海去住,那就被統啦,何必拖累二千三百萬同胞!

壯哉!吳敦義!你的台灣情和民主心,讓立法院那些面臨被罷免的藍白善男信女無地自容!

本文刊載於Dai Pai 台派網站 ,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