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小額硬幣鑄造成本高於面額的問題,德國央行倡議聯邦政府將交易額最小單位調整為5歐分,現金支付採四捨五入制,以推動廢除1歐分(約新台幣0. 35 元)與2歐分硬幣流通。
德國央行 11 日發布新聞稿指出,1歐分(1 Cent ,即0. 01 歐元)和2歐分硬幣已不再受民眾歡迎,新聞稿援引歐盟去年 12 月發布的官方民調數據,說明 61 %歐元使用者贊成廢除這兩個面額最小的歐元硬幣,德國雖低於歐元區平均,但也有 51 %民眾支持廢除。
德國央行去年成立的「國家現金論壇」( National Cash Forum )已向聯邦財政部提案,未來消費者在超市或零售商店以現金付款時,結帳金額應自動四捨五入,例如把9. 99 歐元的帳單上調為 10 歐元;9. 51 歐元的交易額下調為9.5歐元。
成立目的在確保德國現金安全性與可用性的「國家現金論壇」表示,1與2歐分硬幣很少回流到央銀,顯示這些硬幣往往被民眾囤積或遺失,事實上不具流通價值。
論壇主席巴茲( Burkhard Balz )受德媒訪問時說,「若我們停止流通1歐分和2歐分硬幣,將使現金支付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同時提高現金流通的可持續性和效率。」
此外,1歐分的製造成本已超過實際面額價值,德國北萊茵-西發利亞邦( Nordrhein-Westfalen )環境部估算,考量鑄造、包裝和運輸,當前生產一枚1歐分硬幣的成本約1. 65 歐分,背後更有製造時增加生態壓力等隱形成本。
雖受多數專家與民眾支持,央行的倡議仍存在爭議。根據明鏡週刊( Der Spiegel ),德國零售業協會( HDE )即對德國立法規定現金支付四捨五入機制持保留態度,認為應由歐盟統一推動,而非個別國家獨立實施。
另一方面,德國過去有過類似試點計畫,但以失敗告終。 2016 年,北萊茵-西發利亞邦靠近荷蘭的邊境市鎮克萊沃( Kleve )曾參考荷蘭模式,鼓勵商家不再使用1與2歐分,然而由於未見顯著成效,商家最終回歸傳統找零方式。
今年2月初,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也在自家「真實社群」( Truth Social )發文,表示製造成本超過2美分的1美分硬幣太浪費,已指示美國財政部停止鑄造新的1美分硬幣。
歐盟也曾多次討論廢除1與2歐分硬幣, 2020 年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提出考慮全面停用這些小額硬幣。然而該提議遭到德國等國反對,最終未能成案。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