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在鄰近倫敦金融城、名勝古蹟「倫敦塔」一帶興建歐洲規模最大的中國使館,引發安全疑慮。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 IPAC )與至少 24 個香港、新疆等旅英社群號召反對建案的人士, 15 日再度於使館預定地集結,幾位英國國會議員也將赴現場聲援。
IPAC 預告,規劃出席的英國國會下議院議員包括在野保守黨籍住房暨地方事務影子大臣霍林雷克( Kevin Hollinrake )、前保守黨黨魁史密斯( Iain Duncan Smith )、自由民主黨籍泰勒( Luke Taylor ),以及保守黨籍上議院議員貝特爾男爵( Lord Bethell )。
此外,曾擔任 2019 年倫敦「中國法庭」( China Tribunal )及 2021 年「維吾爾法庭」( Uyghur Tribunal )主席的大律師尼斯爵士( Sir Geoffrey Nice )預計也將現身表達支持。
「中國法庭」及「維吾爾法庭」是獨立於英國既有司法體系之外的「任務型」民間法庭,宗旨分別為調查中國共產黨遭控強摘政治犯器官、以及在新疆實施非法監禁與奴役等暴行。
幾個以英國為根據地的中國異議團體也將參加 15 日的抗議活動。
中國既有駐英大使館位於西倫敦精華地帶。中國政府 2018 年購入位於東倫敦、可俯瞰倫敦塔( Tower of London )的皇家鑄幣廠( Royal Mint Court )舊址及其周邊逾2萬平方公尺大片土地,以打造巨型新使館,但兩度遭地方議會否決。
地方居民、警方及情報安全機關曾基於國家和民眾安全風險,以及巨型使館恐成為中國共產黨巨型間諜、監控、跨境鎮壓及地下警察活動基地等理由,反對建案。不過,幾位大臣級以上英國官員已表態「有條件」同意、願就建案提供中方協助。
另一方面,英國爭取改建在北京的駐中大使館,工程也須中方核准。
為抗議中國巨型使館建案,2 月 8 日在新使館預定地前曾有一場大型示威集會。主辦方稱當時現場聚集約 4000 名群眾,警方則估計約 2000 人。
IPAC 表示,這個週末登場的示威集會是對倫敦都會區警察局( 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 )立場轉變的回應。
警方遲至去年 12 月仍主張,新使館前方空地恐無法容納超過 100 名抗議群眾,人群可能會外溢至街道、妨礙周邊交通網絡。警方因此反對使館建案。
然而,今年 1 月,疑似在中央政府介入下,警方撤回反對意見,甚至引用中方 2 年前製作的資料,作為收回反對意見的依據。
中國巨型使館預定地位於交通繁忙的街區,也是倫敦市區少數有大型車輛川流不息的路段。 IPAC 指出,2月8日的抗議活動曾導致周邊往來車流遭阻斷,而這個週末,群眾將再度證明,中國新使館預定地周邊沒有足夠空間容納抗議民眾。
2月8日的抗議活動有執政黨工黨籍國會議員出席。在主辦方今天釋出的 3 月 15 日與會名單,則未見工黨籍國會議員。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