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前USAID顧問談對台援助:聚焦民防應變因應地緣危機

班卡斯美在拜登任內於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任職,2023年起擔任美國國際開發總署資深政策顧問及中國政策主管,主責推動美國在印太的利益。圖片來源:中央社

面臨大幅裁撤的美國國際開發總署( USAID )是美國軟實力主力,前 USAID 顧問班卡斯美以台灣為例,指 USAID 強化台灣民防動員能力,不只是為天災,更為可能的地緣政治危機,如今 USAID 前途未卜,他期盼這些計畫能以其他形式續命。

班卡斯美( Francisco Bencosme )在拜登任內於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任職, 2023 年起擔任 USAID 資深政策顧問及中國政策主管,主責推動美國在印太的利益。屬政治任命官員的他,在新政府上台後卸任,回歸民間。

他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回顧在 USAID 的點滴,形容 USAID 像「地面部隊」。當外交官在高檔會議室談論政策, USAID 發展專家則是在第一線,與當地人民互動,建設道路、橋樑,在診所工作,幫助農業發展,解決公共衛生危機。

「這是一種不同層級的外交工作,某種程度上甚至更重要」。班卡斯美說。

他也提到,其中台灣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下稱國合會)是 USAID 合作過的最優秀團隊之一,雙邊去年才在曼谷交流。

他表示,自己加入 USAID 的第一次出訪,就是在 2023 年前往台灣友邦聖露西亞,出席台、美、聖露西亞政府合辦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 GCTF )論壇,展示台灣在民主韌性方面的努力,而這只是 USAID 近年支持台灣的其中一種形式。

USAID 在開發中國家推進計畫,可說身處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近身格鬥」的場域。班卡斯美說,中國持續利用一帶一路來推動自身願景,而這往往代表強迫別人接受一中原則。

「中國的惡意影響力越強,就越有可能迫使其他國家遠離台灣」。班卡斯美表示, USAID 持續與國合會及其他台灣夥伴密切合作,以展現台灣在推動發展方面的價值。

班卡斯美過去一年多在前沿協助對抗中國挖腳台灣邦交國,穩住台灣邦交國瓜地馬拉是他印象最深的成果。他說,中國針對瓜地馬拉的咖啡和夏威夷果進口施壓,而 USAID 早在幾十年前就開始協助瓜地馬拉推進咖啡市場多元化,確保瓜國面對中國脅迫時能展現韌性。

「我們顯然沒能停止經濟脅迫,但我們至少使我們及台灣的夥伴能夠承受一些最嚴重的中國經濟脅迫行為」。

USAID 與台灣合作的地點還包括太平洋島國、加勒比海地區及國際組織。

班卡斯美舉例, USAID 與台灣合作支持「太平洋美國基金」( Pacific American Fund ),強化太平洋島國的公民社會及公共衛生援助。 USAID 在加勒比海地區的辦公室也非常積極,也有戰略性眼光,努力尋找與台灣合作的方式。

他強調,台灣當然能在海外繼續推進其中一些重要工作,但有時與美國及 USAID 攜手,使台灣及國合會在第三國的行動更具公信力,也能與降低不同夥伴合作的風險疑慮。

USAID 也在世界衛生組織( WHO )及其他主要國際發展機構為台灣發聲,爭取台灣國際空間。不過, USAID 對台灣最直接的支持,展現在強化民間應急韌性。班卡斯美說,台灣當然不是亞太區唯一與 USAID 進行相關合作的夥伴,但 USAID 與台灣聚焦災害應對的計畫非常獨特。

他指出,有時 USAID 會直接與美國聯邦緊急事故管理總署( FEMA ),以在緊急或危機情況下真正強化台灣民間應變能力。這不只是為了在台灣發生自然災害時有所準備,還因為「誰知道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地緣政治危機」。

具體作為方面,班卡斯美說, USAID 合作的對象包括地方政府,有時直接與「台灣版」 FEMA 合作,訓練消防員及培訓當地社團,以確保軍方在他處無法應對時,民間可以在危機時刻動員。

除了提升友邦經濟韌性及台灣民間應變能量,班卡斯美指出, USAID 一些計畫較為隱性,例如協助各國對抗惡意影響,這同樣有助於遏止「某個特定行為者」利用國有企業將台灣排擠出局。

在政府效率部( DOGE )的馬斯克( Elon Musk )精省大刀下, USAID 成為首個被整頓的對象,與台灣的合作也戛然而止,班卡斯美希望上述計畫能以某種形式延續,但一切都難說。

「整個發展生態體系的專業知識已經流失,許多執行夥伴休無薪假或被裁員。我們現在講的不是一個可以隨時開關的系統,不能期待幾個月後就能恢復正常」。

根據美國外援網頁, USAID 在 2024 年撥 3 筆款項強化台灣的災難應變能量,總金額約 26 .6 萬美金(約新台幣 874 萬元)。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