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大廠永豐化工恢復生產,但部分醫療院所仍傳出短缺。食藥署今天重申,總量足夠至農曆年後,目前缺藥平台通報多數為中小型醫院,主要是供應緊張,並非缺貨,都在掌握中。
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市占率最高輸液大廠,去年 5 月起因嚴重違反 PIC /S GMP 規範,加上許可證到期,獲展延之前不得製造。衛生福利部透過專案輸入,及請國內廠商增加生產,協助補上停產出現的缺口。
隨永豐陸續改善缺失,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昨晚在臉書說明,截至去年 12 月 13 日,永豐已完全恢復 1000 毫升以上大包裝的產量,其他原來生產的藥廠也依舊在生產,專案輸入部分, 500 毫升還有 85 萬袋、 1000 毫升 25 萬袋,因應農曆年過年貨運休息,食藥署有預估醫院需求量,並確保供應無虞。
話雖如此,但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今天接受媒體電訪表示,以他所在醫院為例,實際上 1000 毫升等品項缺貨,廠商已告知要等到農曆年後供應才會比較平穩,每家醫院的供貨狀況還是不太一定。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回應說明,經食藥署精算,總量足夠至農曆春節後,未來將回歸市場正常機制。近期請大型醫院配合,精算需求量、不要囤貨。目前缺藥平台通報多數為中小型醫院,主要是供應緊張,並非缺貨,原因是生產、運送排程問題,目前都在食藥署掌握中。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