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Rapidus拚2奈米 童子賢:想彎道超車台積電不容易

圖片來源:中央社

日本半導體製造商 Rapidus 在北海道設立晶圓代工廠,目標量產2奈米晶片,可能成為台積電新對手。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受訪表示,台積電累積起來的優勢,5年之內很難被趕上,有些挑戰者信誓旦旦想要「彎道超車」並不容易。

日本放送協會( NHK )7日報導,成立於 2022 年的日本半導體製造商 Rapidus 正在研發2奈米半導體,預計今年4月開始試產,目標 2027 年量產。 Rapidus 先前派出工程師前往美國 IBM 研習,工廠自去年 12 月起安裝極紫外光( EUV )曝光設備。

童子賢下午出席台灣玉山科技協會舉辦的「如何建構適合台灣的 AI 管制與法律環境」論壇受訪指出,日本在 1980 到 1990 年代初期,曾經讓美國矽谷半導體業者備受威脅,算是世界級半導體巨人。隨著日本經濟泡沫、人工成本變貴,半導體發展逐漸下滑,隨後韓國與台灣崛起。

他認為,目前為止台積電已累積起來的優勢,5年之內不是那麼容易被趕上。建一座晶圓廠約需要2年半到3年,現在如果不進入投資,3年內根本連樣子都沒有;有些業者正在規劃,技術也有突破,可能1、2年內會投資,也要等到5年後才逐漸成長。

童子賢有感而發指出,「台灣不知不覺也有能力影響世界,玩大資本的作戰」,台積電一座2奈米廠需要投資 200 億到 250 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 6000 多億到 7000 多億元。台積電目前在台灣有7座新廠進行,加上美國和日本下一階段可能有先進製程,在3、4年內會有 10 座新廠,需要 7000 億元的 10 倍資金,台積電的競爭對手應該不敢一次砸這麼多錢。

童子賢直言,也許有一些挑戰者信誓旦旦想要「彎道超車」台積電,但世界上很多先進科技號稱「彎道超車」,其實都不容易了,預期台積電還有5到7年的領先程度。

談到中國代工廠立訊精密日前併購另一家聞泰旗下組裝業務,童子賢表示,「從大局來講,會發現大家都在多角化的布局」,在數位產業和資訊產業是非常合理且正常的現象。

他說,現在業界在談「中國加一」、「台灣加一」製造布局,是因為品牌客戶和全世界的消費大國不希望生產太過集中在一個地方。業者發展到一個階段後,資源和產品研發方向本來就會重新分配及調整,有時未必是為了分散風險,也可能是更積極的布局。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