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數位孿生與人工智慧:當虛擬取代真實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最近念了一些數位孿生的論文,實驗室原來實體的水壩工控系統也想要做數位孿生,這個技術的複雜度還蠻大。看到有一個研究團隊把一座實體的橋做成數位孿生,光是一個簡單的橋就花很多的力氣,並不簡單。

這兩天參與討論一個國家重要機構要成立人工智慧算力中心的議題,講到馬斯克和比爾蓋茲等人,短時間就弄了天文數字的運算能力,對我這個當初花了 50 億台幣建造台灣杉二號的國網中心副主任而言,台灣杉二號是最近十年唯一有進入超級電腦 500 大的名單之內,現在它的運算量跟人家相較之下已經是一個小孩子,我覺得非常可怕,這些運算能力到底要拿來做什麼?

ChatGPT 前兩天當機,我大部分的 Google 搜尋工作都已經由 ChatGPT 所取代,像另外一個人有智慧的與你互動對談,絕對會取代 Google 那樣的單調搜尋。

一個可怕的應用可能是人的虛擬世界的數位孿生。

我現在只有在某一個機器上才有臉書,手機上並沒有,只在固定的時間使用,這樣可以節省我很多時間,尤其可以集中注意力,時間和注意力是人擁有最寶貴、唯一的資源,金錢並不是。

如果我有一個人工智慧的數位分身,的確可以完成很多事情。每個人在數位分身的世界裡面生活、談判、工作等等進行人類社會真實世界中的社交關係,甚至包括談感情建立家庭,或者更恐怖的生下虛擬世界的數位小孩。

一開始要把實體的自然人複製成虛擬世界的數位人需要複雜的工作,但數位孿生的數位人在虛擬世界歷經的過程和產生的結果,有辦法和實體世界的自然人同步嗎?

虛擬人可以幫我們工作處理實體世界中大量沒有必要的開會和商業行為的交際廢話,而我們自己卻可以自由自在的躺在海邊看一本紙本的書(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覺得這是一種享受),這樣的目標的確是很美好,但有了這麼多演算的能力之後,馬斯克或比爾蓋茲的數位孿生人不會對這麼簡單滿意。

數位分身不會疲勞、沒有情緒、可以長時間工作,不僅僅如此,未來聊天機器人甚至可以代表人類進行最親密的事情:選擇伴侶。約會應用程式已經提出遠景,很快就會有數位分身來取代實體的自己尋找伴侶,這樣自己就不必與幾百個人交談或約會上餐廳。

以前傳統靠長輩的媒妁之言,如果用人工智慧去尋找配偶,這樣比較浪漫嗎?還是人工智慧的技術變成了我們的長輩?統一教會的文鮮明亂點鴛鴦譜,但這個邪教教主親自指定的婚姻,聽說離婚的很少。

臉書研究人員曾經在他們的人工智慧實驗室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釋放了兩個人工智慧代理人,他們應該互相談判。基於人工智慧的對話系統從談判中學習,在實驗中分配虛擬物品,例如書籍、帽子和籃球。一個機器人的建議可能被另一個機器人接受,也可能不被接受。

聊天機器人的效用函數在各輪討論中各不相同,因而出現了不同的談判情況。根據目標的定義方式或價值的權重方式,人工智慧模式會採用不同的激進談判策略。隨著談判的進展,他們學會了不同的策略,他們會假裝對無用的東西感興趣,以便以後妥協。在數千次對話後也產生了奇怪的句子和單字。人工智慧出現幻覺?還是進化成另外一種生物?

人工智慧運算量比我們大又快,記憶力比我們可靠,容量又大,學習的知識和資料庫遠比每一個單一自然人廣泛。現在可以代表自然人之間進行對話和談判,取代房地產經紀人、或汽車銷售員等等。

大型語言模式主要不是為了產生良好的娛樂或撰寫學術論文,而是將人們從煩人的官僚主義中解放出來。所以所有的力氣都會放在這裡,智慧型的掃地機器人不光只是處理房子裡面的垃圾,他會幫你決定財務投資、工作選項、甚至結婚對象等等,而且不只是像 Google 那樣被動的搜尋,而是會主動地去參與數位孿生世界的討論和經營感情。

數位孿生技術和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從簡化商務談判到規劃人生重要決定,它們似乎能夠無縫地取代許多實體世界的繁瑣。

然而,在這個看似無限可能的數位未來,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若生活的重擔得以被數位分身接手,是否意味著我們能真正擁有更多的自由?

或我們只是在以更技術的方式放棄自身的自主性?當不再需要親身參與生活,那麼人生的痛苦與快樂還能否擁有其原初的意義?

或許最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於,當我們把生活的許多層面交給了人工智慧處理,如何確保仍有部分屬於我們自己、不被數位化的「真實體驗」,才是真正值得保留的資產。

人生像一場馬拉松,在數位孿生的世界馬拉松要怎麼跑?跑馬拉松很痛苦,但沒有用自己的腳去跑,那樣的體驗是什麼樣的體驗?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