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筱峰專欄》「快樂的農夫」音樂家舒曼

圖片來源:截自李筱峰臉書

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在音樂課上聽老師彈鋼琴,他彈了一首「快樂的農夫」,輕快優雅的旋律,讓我很陶醉。老師說,這首「快樂的農夫」的作曲者名叫舒曼。

後來我才知道,「快樂的農夫」是舒曼的浪漫幻想,其實,在舒曼所處的時空裡,大封建領主下的農民,真正快樂的應該不會很多;而舒曼本人,也有很長的時間是處於憂鬱之中,也不快樂。

小時候聽老師彈奏舒曼的「快樂的農夫」時,讓我忽然憧憬,有一天如果有機會學鋼琴該有多好,可惜我沒有學琴的環境;舒曼之所以走上音樂之路,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法蘭克福聽了一場帕格尼尼的演奏會,從此立志要成為一名鋼琴家。舒曼比我幸運,他的家境讓他可以學習音樂。後來成為聞名後世的作曲家。

今天是舒曼(Robert A. Schumann)的冥誕,他在 1810 年 6 月 8 日出生在德國薩克森的小鎮茲威考,他的父親是一家書店老闆,兼營出版。所以舒曼小時候就讀很多書,酷好文學。他的父親則引導他向音樂方面發展;但他媽媽卻希望他讀法律。

舒曼 12 歲時曾組織了一個小型的管弦樂隊。之後出於對文學的熱情,又組織了一個文學社,開始寫小說、散文、詩歌,以及藝術評論。

不過在父親過世後,他曾順著母親的期望,去萊比錫、海德堡大學攻讀法律。但終非他的志趣。20 歲那年(1830 年)終於在聽完前述帕格尼尼的演奏會,決心專攻音樂。

他因起步較晚,求好心切,過度練琴以致傷了手指,難以復原,當鋼琴演奏家的美夢破滅之後,他轉而從事作曲和音樂評論。

感情豐沛,生性熱情的舒曼,創作了許多被歸類在「浪漫主義」的音樂作品。

富有民主主義思想的舒曼,曾在 1834 年創辦了《新音樂》雜誌,並用兩種筆名,扮演兩個人的角色,進行不同觀點的思辨。

1843 年舒曼在萊比錫音樂學院任教;1844 年赴德勒斯登任合唱團領隊;1850 年舒曼搬到杜塞道夫,擔任樂隊指揮。

然而,這位浪漫主義的音樂家,內心世界卻充滿著憂鬱與挫折。1854 年他曾一度投萊茵河自殺,幸被船夫救起。

那個時代,許多文人、藝術家,常有逛妓院的風氣,多情而憂鬱的舒曼顯然也有這習慣,且感染梅毒。晚年他被送入波昂一家精神病院,他的妻子克拉拉(也是一位鋼琴家)一直照顧他。1856 年,46 歲的舒曼於波昂病逝。

回顧舒曼浪漫又憂鬱的生命史,心情是否波盪起伏?建議你去聽一首他的「夢幻曲」。

圖片來源:截自李筱峰臉書

原文出自李筱峰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