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縱使傷痛無邊 我願走進他孤獨的世界

插畫:陳潔晧・徐思寧,寶瓶文化提供

很多人都說,結婚後,老公變了另外一個人,他之前不是這樣的。當時我沒辦法體會,直到婚後第六年,潔晧終於準備好,成為第二代老公。我來不及道別,也來不及準備,我認識的潔晧在一個晚上後,就不見了。

在這個重新啟動的歷程,第二代老公沒有笑容,沒有胃口,也沒有行動力,整個人被掏空無法再支撐自己。潔晧連續多天沒力氣起床,也沒吃多少東西。我感到恐懼與迷茫,以前的潔晧在哪裡?

我不知道家有三歲老公的生活要維持多久。三歲小孩兩年後會變五歲,但沒人能預計三歲老公明天是幾歲。無法預測的未來讓人不安,不過無論潔晧幾歲,我還是希望他能吃好睡好,而且我永遠愛他。

我擔心他對吃失去欲望,輕輕問他:「有想吃的東西嗎?」潔晧用遲疑的眼神看著我,久久沒說話。我知道要慢慢等待,眼睛不能看著他,要不然他會有壓力。時間慢慢過去,我的提問漸漸在空氣中消失無蹤。我正猶豫是否要再問一次,潔晧小聲地說:「我想吃冰淇淋。」

潔晧像一個小孩看著我,深怕我會拒絕他。我心裡不捨,回想著我們一起生活的六年,我因擔心他氣喘復發,常常不鼓勵他吃冰淇淋。我不想讓潔晧再次感到匱乏,當下立即把氣喘藥放在包包,一起出門吃冰淇淋。

冰淇淋自此成為我們生活中最神聖的食物。為了冰淇淋,三歲老公總會願意出門走走,而且三歲老公乖巧有禮,永遠只挑選最便宜的冰淇淋。雖然冰淇淋配氣喘藥好像不太對,但只要潔晧還對存活有所期待,那就不要計較太多。我們心裡也清楚,冰淇淋不能減輕潔晧在面對的痛苦,但在復原的路上能有一絲安慰,至今我依然對冰淇淋心懷感激。

 

─────  第一本由倖存者與陪伴者合著的創傷陪伴之書,最溫暖的力量  ─────

 

 ▍他用《不再沉默》告訴每個受傷的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現在,他用這本書竭力宣告──

 ▍任何一個受傷的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三歲那年,奶媽一家四口性侵了我。整整三年,如同禁臠。」

曾經他想吶喊,卻沒有聲音。

潘朵拉的盒子一打開,埋藏多年不願面對的痛苦回憶如惡火襲來,

他癱軟在地,退回到三歲的自己,

脆弱、敏感、被恐懼與不安籠罩罩……

 

2016 年以《不再沉默》一書揭露童年創傷的陳潔晧,多年來在妻子徐思寧的陪伴下,艱難但堅定地,一步步走在復原重建的路上。在妻子無盡的愛與耐心傾聽、理解中,一顆被冰封的心逐漸拾回跳動的勇氣。

本書由陳潔晧與妻子徐思寧共同撰寫,詳述兩人長期的相互陪伴與療傷之路。這是台灣第一本由創傷倖存者與陪伴者共同撰寫、從「陪伴」角度出發的理解與療癒之書,為陪伴者指引方向,也為創傷者帶來希望與力量。

 

✦⎯⎯⎯⎯✦   ✦⎯⎯⎯⎯✦

 

 ▍「縱使痛苦如地獄之火,我願一起置身火海。」

 

我想知道他的需求,我在意他的感受。

或許這份傷痛永遠有不能觸碰之處,但我願意在餘生的時間,

進入他孤獨的世界。

──徐思寧

 

不是透過妻子的眼睛,我看不見真實的自己。

時間一點一點慢慢在轉動,我像是薛西佛斯,

每天背負我能背負的重量,一點一點搬移過去的困難。

──陳潔晧

 

✦⎯⎯⎯⎯✦   ✦⎯⎯⎯⎯✦

各界療癒推薦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王婉諭(立法委員)

神老師&神媽咪 沈雅琪(資深教師)

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法國分析空間學會臨床精神分析師)

隋棠(演員)

鐘穎(諮商心理師、愛智者書窩版主)

 

看著潔晧與思寧溫柔而細膩的文字,我忍不住掉下眼淚。感謝這本書的出版,讓我們看見倖存者與陪伴者在復原途中,艱難但堅定的每一步。──王婉諭(立法委員)

 

看過潔晧第一本書,到這本他與思寧的創作,想起曾有位勵馨服務的倖存者在復原歷程中頓悟:「受害不是我的錯,但讓自己好起來是我自己的責任。」而好的親密關係品質,對復原有著極關鍵的作用。潔晧在探索心靈幽暗地下室的過程中,因著思寧的陪伴,加上二人用創作轉化創傷的方式,為陪伴倖存者的創傷療癒之路,寫下令人動容的故事。──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注意聽!孩子說的故事裡總是包含著嘲弄邪惡的元素,但有些孩子的故事沒有,他們以沉默處理邪惡,或者以恐懼,或者以其他。讀者從這本書裡將會聽見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而這類故事並不總是有思寧的陪伴。所以我們那麼需要您,每位讀者,對您身邊的人打開好奇的耳朵。──鐘穎(諮商心理師、愛智者書窩版主)

 

這本書無處不展現了兩個人共同靈魂合一的神奇完美!常常前一個提到的伏筆,就連著由另一半接續說完,或是其一在文字雕琢中發出接近追尋問題的核心哲理時,另一邊則會靜靜聆聽並給予肯定。尤其,當悲傷記憶排山倒海而來,嚴重到真實感受如同世界崩毀,已經無法理智,已經無法思考,已經放棄一切時……另一半包容並陪伴著,一起沉浮、一次次告訴對方:「你沒有錯,你不應該被這樣對待。」無比揪心,卻又是我所見過最偉大的愛。──小劉醫師 劉宗瑀(外科醫師)

✦⎯⎯⎯⎯✦   ✦⎯⎯⎯⎯✦

作者簡介

▋陳潔晧

藝術家。34 歲時發現自己童年遭受性侵的回憶,透過閱讀、書寫與創作,尋找復原方向。著有《不再沉默》,述說童年經歷的許多傷痛。《蝴蝶朵朵》繪者。

相信即使世界滅亡,也要守護愛的人。看劇會忍不住流眼淚,正在學習與創傷共存。喜歡煮飯,切菜時會覺得平靜。

成立「貓獅子工作室」,推動兒童性侵預防與創傷復原。

▋徐思寧

香港大學藝術學系學士,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蝴蝶朵朵》繪者,《人本教育札記》「萬千視野,照見兒童性侵」專欄作者。

曾於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及兒童藝術教育機構工作。透過兒童發展與創傷復原的知識,陪伴先生陳潔晧共尋復原之路。

曾見證人性的黑暗,但不想放棄。投入推廣兒童保護的倡議,長期研究跨國兒童性侵議題。期許每個小孩都可以平安長大,每個受傷的靈魂都得到療癒。

 

《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本書由陳潔晧與妻子徐思寧共同撰寫,詳述兩人長期的相互陪伴與療傷之路。圖片來源:取自陳潔晧。

✦⎯⎯⎯⎯✦   ✦⎯⎯⎯⎯✦

▋陳潔晧、徐思寧《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新書分享會 ▋
𝟱/𝟮𝟬(五)𝟭𝟱:𝟬𝟬 台北・金石堂信義店|https://fb.me/e/11xvydeTz

✦⎯⎯⎯⎯✦   ✦⎯⎯⎯⎯✦

《遠方有悲傷,此地有我》4/27 正式推出 

這本《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是由陳潔晧與妻子徐思寧共同撰寫,描述熟人性侵受害者陳潔晧,與妻子徐思寧兩人長期相互陪伴的療傷之路。

寶瓶出版此書,希望透過潔晧的視角,看見倖存者的傷,透過思寧的視角,看見陪伴者的困難。帶我們看見過往的傷如何影響一生,而身為陪伴者又需要多強大的力量,才能撐住倖存者。

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

  • 作者:陳潔晧、徐思寧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出版日期:2023/04/27

 

(圖文資料:寶瓶文化提供)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