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等了6年推出新專輯《被動的觀眾》 戴佩妮隨風所欲的旅程

圖片來源:潮旅

等了 6 年,戴佩妮推出了新專輯《被動的觀眾》。 原本打算到英國進修,卻殺出了疫情這個程咬金,讓生活軌跡改了道。 每個人都是疫情下被動的觀眾,戴佩妮也是,她選擇隨風所欲,也隨心所遇, 把這幾年來的心情化成一首首妮式情歌,記錄下這些年來的人生風景。

TEXT_ Paul Chen PHOTO_ 黃義文Evan Huang、江俊民、吳易致Mark Wu PHOTO ASSISTANT TO MARK WU_ 楊林融 Yanglin STYLE_ 大福哥&小玉、大福哥 & Dorothy Hui@Dorosophy MAKEUP_ 邱紀幃Giwewe Chiu、翁靜貞 Jean Weng、 HAIRSTYLE_ Sydni Liu@ZOOM Hairstyling、姚派Pius、Edmund Lin@ZOOM VISUAL_ Yoco

許久沒有戴佩妮的消息,終於在 6 年之後,她釋出新專輯《被動的觀眾》,第一首主打歌《多虧你啊》一開始便開門見山,道出疫情下全世界突然 按下了暫停鍵的情況:「想去的地方不能去/想見的人也不能見/想做的事都一一被擱淺/我還能想什麼啊/除了想念/忙碌的時間特別快/閒暇的速度也很怪/它從來都不為誰慢下來/我還期待什麼 啊/昨天早已不再」不過,這個 5 年前定下來的專輯名稱,在全世界經過了天翻地覆之後,還是保留了下來,而且竟與現況不謀而合。

「疫情讓全世界和每個人都開啟了被動模式。」戴佩妮說。其實, 就在疫情爆發的前一周,她正打算前往倫敦念服裝設計,這個「主動」的計畫硬生生「被動」地擱置了。面對著這巨大變化,作為創作者,戴佩妮並不全然用悲觀或負面的角度來解讀:「我認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疫情也是另一種輸入,所 以才會有現在的輸出。就我的心態來看,不 論是遇到疫情,或是去英國念書,正面與負面的影響一直都存在,端看自己怎麼 去看。因此,疫情爆發不見得全都是負能量。如果真的去成了英國,專輯肯定 完全不一樣。」一切就像是老天爺打造的軌道,剛好走到了這個階段,就會有這樣的景致,每個人都只能隨風所欲,隨遇而安。 戴佩妮並不諱言疫情給了她一部份的創作力,「創作者有兩種,一種是感受生活,另一種是憑空想像,無中生有,我屬於前者,是個書寫生活的創作者,你可以說我用創作來寫日記,與歌迷分享、交流、互動。」這張專輯的12首歌,就是她這 5 年來因生活變化而產生的 12 種心情創作。「現在的產量少很多,原因是年紀越長,日記越寫越少,因為20年前的巨大 感受,20 年間重複經歷,就覺得沒有必要再寫了。」如今因感受強烈而記錄下來的,就真的是刻骨銘心了。「這張專輯記錄著這 5 年來最重要的12個人事物,只要一聽就有畫面。」

圖片來源:潮旅

「被動」除了是專輯名稱,也是這幾年來戴佩妮的 轉變。「以前發專輯,會想傳遞個明確的訊息,但這次我覺得沒有一定要怎麼樣,採取一個開放式態度,沒有結論, 由聽眾去定奪,讓大家知道我的近況。這張專輯算是結合大家的能量,以雙向溝通的方式完成。」

擱置了去英國讀服裝設計的計畫,戴佩妮淡然處之,因為她還有音樂,雖然這5年期間,「退出歌壇」的念頭曾在她的腦海中一 閃而過,擔心「樂壇的轉變如此之大,我做的音樂還會有人喜歡嗎?」但回想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從來都不是為了「成為創作型歌手」這個夢想而做,而是無心插柳,善用老天給的福分:靠自己的興趣來生活、分享,釋放自己也釋放別人,無非是幸福的,戴佩妮也格外珍惜。「會寫歌、會填詞、會唱歌跳舞、長得又漂亮的人很多,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幸運地繼續走這條路。」到了這個階段,戴佩妮無須討好誰,只回歸到最初自己熱愛的事情上,而不是以工作的心態,身分、標籤都不重要了,只想過過不一樣的生活。 「誰知道呢?或許我會趁自己還有一點受風寒的能力,跑去極地拍北極熊,有了新的生活體驗,才會知道對什麼好奇。」製作這張專輯時,她發現自己過去幾乎所有時間都留給音樂,沒時間多陪家人,也沒留時間多愛自己一些,改變生活面向或狀態就是愛自己的表現之一吧。

旅行是流動 才能創造

對她這種以生活為養分的詞曲創作者來說,旅行是絕佳的養分。 「我在家無法創作,沒有感受到溫度,沒接觸到人,沒看到風景和陽光,沒有流動,就無法寫日記。」不過,疫情限制了行動自由, 只能接受大環境的改變,她說,大家都一樣,沒必要埋怨,更不要莽撞出遊,安全和健康要顧,硬著頭皮旅行只是徒增緊張感,限制依舊重重,但一切終有好起來的一天。以前的她到某個城市宣傳,只把工作看成工作,躲在下榻的飯店房間不出門,窗戶也緊緊關上;疫情之後,能出門的日子顯得格外珍貴,她也不再足不出戶,而是踏出飯店,四處走走看看,尤其喜歡逛逛當地的超市,以不同的心情來欣賞因工作而造訪的城市。

圖片來源:潮旅

旅遊固然重要,但也可能很累人。「不論是家庭旅遊、和另一半的旅遊或單獨旅遊,各有各的累人之處。」例如家庭旅遊,爸爸喜 歡參觀古蹟、博物館這種打卡聖地,她就得做很多功課,並找當地導遊解說;姊妹們的旅遊就比較隨意,約好地點,都能互相配合; 一個人旅遊就更自由了,想去哪就去哪,白天甚至會搭地鐵到沒去過的站,看看有什麼驚喜,有種探索的樂趣。旅行對她來說,就像是生活的陰陽調和,在長時間的喧囂之後,一個人的獨處也很必要。「就像每次演唱會之後,我會坐在家中放空兩小時,也不急著卸妝。」「我去過地方不少,但還有很多地方沒去過,若要說遺憾,就是沒能把世界看遍。」戴佩妮知道這世界不可能看遍,但至少她在西班牙、英國等地留下了或難忘或療癒之旅的回憶。

但說起最難忘的旅行,卻不是那麼美好。「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行,是十多年前我去舊金山找閨密,我們一起從馬德里回舊金山時,可能是因為時差或其他因素,我在上攝影課時暈倒,後來被診斷出暈眩症。我從沒想過會在這麼期待的旅程中病倒。」這次事件為她留下了陰影,以至於之後的每一趟旅行,應付各種身體情況的藥品成為她的隨身必備,像感冒藥或抗過敏藥,以抗突如其來的水土不服。「旅遊中若不舒服非常煞風景,影響自己也影響一同出遊的人。」

圖片來源:潮旅

許多人以為創作歌手會一邊旅遊,一邊創作,戴佩妮卻不是如此。「當下就該好好地享受、感受,我旅遊的時候不創作,等到回 家沉澱之後才開始進行,途中頂多是哼一小段錄下來。」

大海讓心情平靜

戴佩妮 2000 年時從馬來西亞來到台灣發展,台北給了她最多的創作能量,但因為當年隻身來台發展,是帶著工作心態而來,工作心態大於旅遊,造訪景點也都是受節目之邀,不過,喜歡大海的她最愛跑到新北的三芝海邊看海,聽著海浪拍打岸邊,讓心情平靜下來。「旅行的時候,我喜歡選擇靠海的飯店,住在海邊的房子也是我的安居夢想。」

雖然世界上還有很多戴佩妮想去造訪的地方,以及想體驗的生活方式,但此時,她想去旅遊的慾望沒有想回家的心情強烈,父母年事已高,她一年回馬來西亞兩趟,每回去一次,和家人相處的機會就少一次,光想就令人心驚不已。不過,她自始至終都熱愛的音樂還是可以讓她藉著工作來到不同城市,感受一下當地、當下的新鮮事物,成為一段又一段的小旅遊。

原文出自潮旅,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