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張之豪專欄》不在籍投票,我的看法

圖片來源:123 RF 授權使用

不在籍投票,我的看法:

  1. 這次公投,投票率其實不低,只是台灣過往投票率在民主國家裡是特別高。
  2. 就算說投票率低好了,沒錯,如果走路五分鐘就可投票的人都沒出來了,不在籍投票是能提升多少投票率?在籍與否,是能增加幾票?我懷疑。
  3. 重點是就是有人覺得這次公投的議題不夠吸引他,所以在工作與其他因素排擠下,選擇不投票。
  4. 不溫不熱的投票:這是「公投」的常態,只要不綁大選的公投,都是這樣,鮮少有能掀起全民超級高熱度的公投議題,除非像英國脫歐,或者魁北克統獨公投。如果到了那種程度,在籍與否,也阻擋不了人回家投票的熱情。
  5. 代議政治裡,「不投票」行為本身也有默許政治賦權的意義。

  6. 不相信「代議政治」者,多數是舉著「直接民主」但其實是「反政治」的民粹主義。若由這種民粹主義,否決了自由民主體制,最後帶來的,往往是「直接獨裁」。
  7. 要做台灣的中流砥柱,就要為台灣捍衛並強化台灣的 liberal democracy。
  8. 公投與罷免,目前的超低門檻,這些都是過去一兩年來,所謂「進步立法」執行上,真正出現的問題,修改這些法律讓他們更健全,比較能實際對台灣當前的政治亂象有幫助。
  9. 應該增加立委席次:如果要問我,我還要加碼認為,立院席次過低,立委選區過大,導致立委要在「服務跑攤」與「立法問政」之間切割拉鋸,零和選擇,這也是個嚴重的憲政問題。
  10. 應該縮小立委選區:理由同上。
  11. 可考慮兩院制:台灣國會採取的「一院制」,也不該是僵硬不能修改的制度。我認為若要兼顧地方服務,以及國會立法問政品質,應該往兩院制推動。美國是總統制,一樣有參議院與眾議院的兩院制。
  12. 台灣民主有韌性,不是制度性的韌性,而是,天佑台灣,與台灣人總是很打拚。
  13. 事實上,台灣有為數可觀的人,隨時都願意否定當前民主機制。這是台灣民主的隱憂。

  14. 選舉機關,要建立公正性,信任度,讓各方都願賭服輸,並不容易。不在籍投票在執行上引發的任何弊端,都將嚴重傷害目前民主制度的可信度。
  15. 有接觸基層公務機關的人,就會知道,雖然公務人員披掛著「國家」的大名,但他們也是肉做的人,也會累、會漏勾、誤植。但選舉事務,容不得誤會與猜忌。這也是為何這次「公投綁大選」一題應該脫鉤,正因為辦理公職人員選舉與公投,就已經讓現有選務人員應付不來,「不在籍投票」與其日後的變異版本,現役公務員是否有能力擔當、完美辦理?很難說。至少我們知道現有的投票機制,他們運作的不錯,而這沒有先進民主國家與否的問題,憨憨地用紙,親自蓋章,一張張唱票,本身就是一個民主機制穩健的基石。
  16. 目前有關「不在籍投票」的討論,當然是聚焦在「公投」等不受地方區域影響的制度。但這不是「擴大參與程度」這個簡單問題。這是「從現在戶籍投票制」修改為「從此以後可以不在籍」的「破窗問題」。這不是滑坡,這是破窗。
  17. 「在籍投票制」,是台灣在國家遭受外力威脅的情形下,保持公平性的最低標準。
  18. 台灣民主如此脆弱,2004 輸不起夜市、2018 以降假訊息對民主的危害、2021 公投,每一次能有驚無險,安然度過,都是眾多台灣人努力團結才做到的,台灣民主能走到今天,不是命中註定,不是歷史巨輪,而是每個台灣人的努力,這一點都不偶然。
  19. 在籍投票,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
  20. it ain’t broke。
    圖片來源:取自 張之豪 臉書

原文出自張之豪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