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後浦12舖改造設計獲獎 讓世界看到金門之美

金門後浦陳大宗12舖改造工程已完工,修復定調為「民國30至50年代後浦街風華價值的再現」,這種公私部門的合作模式,是舊風貌更新再利用的典範。 圖片來源:中央社

金門後浦陳大宗 12 舖改造工程已完工,設計人金門大學建築系講師李俊凱因本案在國際獲獎。他說,這是從業以來的巔峰之作,不但為維護老街風貌盡心,也讓全世界看到金門的美。

「陳 12 舖」位於金城鎮後浦中興路、莒光路口,是陳氏宗祠旁面街的連棟建築。金門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資料指出,1963,陳氏族人將祠堂東廂改為市樓店屋,劃分為 12 個單位,按屋收取租金。

李俊凱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 10 年前,陳氏宗親會為了打造金城歷史街區,在陳氏祠堂周邊進行風貌改造計畫,分 5 期進行,依序是藝文 16 舖、祠前三店舖、陳氏宗祠、至孝堂和東廂 12 舖。

其中,第 5 期工程東廂 12 舖 106 年啟動修復計畫, 2019 年動工,由傳統大木匠師陳榮文團隊施工,今年完工。縣府建設處表示,現正驗收中。

金門後浦陳大宗12舖改造工程已完工,設計人金門大學建築系講師李俊凱(圖)因本案在國際獲獎。他說,花磚和窗子都保有1940-50年代建築技術與美學手法。
圖片來源:中央社

 

談到 12 舖的設計,李俊凱表示, 12 舖的修復定調為「民國 30 至 50 年代後浦街風華價值的再現」,延續當時的建築技術與美學手法;建築格局為連棟 2 樓沿街店鋪式建築,1 樓為店鋪使用,2 樓整層共同使用,尤其花磚和開窗方式,都保有當時年代的元素。

李俊凱出示早年美國 LIFE 雜誌拍攝的照片指出, 12 舖兩側街道人山人海,當年能來到這裡逛街是很時尚的事;而右側街屋現今仍保有當年樣貌。李俊凱說,那是當年建築的極致,再對照修復後的 12 舖,「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都是當代最時髦的風貌。

金門後浦陳大宗12舖改造工程已完工,設計人李俊凱出示早年美國LIFE雜誌拍攝的「陳12舖」照片指出,12舖兩側街道人山人海,當年能來到這裡逛街是很時尚的事。(李俊凱提供)

 

陳 12 舖是依照縣府「金城都市計畫區歷史街區保存區」相關獎勵補助計畫進行,李俊凱說,縣府出資一半經費,鼓勵民間修繕,這種公私部門的合作模式,是舊風貌更新再利用的典範。

李俊凱也因「閩南金門陳大宗 12 舖老街改造項目」,獲得 2020 ~ 2021 年度亞太華人設計作品大賽(華騰獎)建築規劃設計類金鑽獎。他說,老街修復向來不是華騰獎得獎的主流項目,相信是他對金門老街修復展現的熱情感動了評審而獲獎,這也是他從業 20 年綜合理論和實務的最巔峰代表作,不但為金門老街風貌盡分心力,更讓全世界看到金門的美。

金門後浦陳大宗12舖改造工程已完工,修復定調為「民國30至50年代後浦街風華價值的再現」,這種公私部門的合作模式,是舊風貌更新再利用的典範。
圖片來源:中央社

 

後浦 16 舖率先在 2011 年修復完成後,由金城鎮公所經營「藝文 16 特區」,聚集文創品牌進駐;現有彩繪磁磚、多肉植物、酒吧、修體瑜伽、美藝教坊等,對街「祠前3店舖」有點心、小吃與啤酒吧,成為來金旅遊亮點,也是金門不多見的夜生活場域。

陳氏宗親會榮譽理事長陳聰泉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從前這裡如同金門的西門町,民眾和阿兵哥摩肩擦踵,隨著房子老舊,加上人口外流,往昔熱鬧景象不再;樂見 12 舖完工,宗親會將與公部門討論規劃 12 舖的未來用途,期盼能為後浦帶來人潮。立委陳玉珍也希望能再造金城繁榮。

李俊凱進一步建議,陳氏宗祠除了每年祭祖外,大門平日也可以打開,設定動線,供遊客一窺這座金門歷史建築的奧秘。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