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報臺專欄》柯文哲環保怠政,哈囉,台北市長還在嗎?

圖片來源:中央社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國會議(COP26氣候峰會),即將於10月31日召開,世界各國為此相繼宣佈「碳中和」目標,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與蘇貞昌院長也不落於後,紛紛宣示台灣的減排目標與氣候行動。然而,最有條件為台灣的氣候行動做出貢獻的首都台北卻掉隊了,根據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抵換資訊平台」所公佈的統計,台北市的碳減排績效在六都之中是最後一名,而且成績根本掛零。

台北市的溫室氣體減量抵換專案成績為 0。
圖片來源:截自報臺

六都之中的高雄、台中、桃園,碳減排績效排在台灣前三名,新北市則只有一個案例,幸虧有柯文哲的台北市墊底,否則侯友宜的鐵漢形象碰到環保就鐵不起來的尷尬將更難堪。碳減排既然已經成為熱門顯學,為何全台灣溫室氣體減量抵換專案註冊通過數才 80 件,額度申請通過數才20件?那是因為碳減排流程講究嚴謹的科學性,包括碳盤查、碳揭露、碳減排、碳抵換,每道程序都需根據採用的方法學精準計算排放量,再經第三方認證機構查核確證,不是做做公關形象就能通過。

強調科學執政的柯市長,真碰到碳減排的科學性考題,不知何時才能突破 0 分呢?

台灣的企業總部多數設籍台北市,按理台北市應該最容易在碳減排方面做出成績,以台電為例,幾乎台灣每個縣市的台電所屬機構都參與了碳抵換計劃,唯獨在台北市的台電總公司及各服務據點沒有動靜,豈非怪哉?原因當然不在台電,就連遠在金門、澎湖離島的台電所屬機構都已用行動參與即為明證,所以責任很清楚,就在台北市這一方。台北市政府的環保怠政,朕心已不在市政的柯文哲,才是問題的源頭。

柯文哲也許又會依其卸責習性,說這是環保局的責任。那麼,台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這位柯文哲口中的「趙少康秘書」該負責嗎?2014 年柯文哲宣佈環保局長將由遴選委員會決定 1 至 3 名人選,最後交由柯團隊舉行 i-Voting 投票,遴委會經過多次開會選出的人選,結果卻都遭到否決,最後人選竟是柯文哲私下內定了名單外的劉銘龍。遴選委員之一的律師詹順貴,為此還辭去市政顧問以示抗議。

圖片來源:中央社

2014 年柯文哲剛剛入主台北市府,為了展現新氣象,以不做政治人情為由,私下運作趙少康自行辭掉年薪 786 萬元的富邦金、富邦產險、富邦人壽獨董,同一時間,又違反程序安排其秘書劉銘龍擔任環保局長,真是表子裡子都要,讓我們初識了柯文哲的政治手腕。顯然柯文哲的用人,專業在其次,政治算計排在第一。

圖片來源:中央社

至於劉銘龍的環保專業如何,我們可以檢視環保局最新版的「氣候行動在台北-2021臺北市自願檢視報告」。首先,氣候行動報告的專業術語,用碳盤查或碳揭露都較準確,自創名詞稱為「自願檢視」報告,顯然在迴避具有科學性與公信力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查核確證,變成自己看看就好。再觀其內容,通篇都是言不及義的口號,行動成果少之又少,大概為了讓報告看起來是厚厚一本,甚至將「消除一切形式的貧窮」、「消除飢餓推動老人共餐」、「落實氣候變遷下的性別平等」、「強化原住民族調適韌性」、「因應 COVID-19,強化公共衛生」等等一切政治正確議題,用囫圇吞棗的方式羅列其上,看似琳瑯滿目,可是,請問劉局長,這些跟氣候行動扯在一起,你不覺得中間隔著萬水千山嗎?

我們從溫室氣體減排這個角度檢視柯文哲,可以以小窺大。柯市長從擔任市長的第一天起,就深藏朕心,謀劃大位,這倒也無可厚非,畢竟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可是政治上層建築需要夯實地基,否則柯市長的環保怠政,台北市民很快就能用選票究責,建議柯市長還是回頭專心落實市政,就以「氣候行動在台北」這件小事,重新做出高分成績,讓台北市民看看柯市長的執行力,讓全台灣選民真正欣賞一下什麼是高智商的做事手段,柯市長以為如何?

原文出自報臺,作者為豆子埔吹吹風,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