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防疫打疫苗副作用 消基會籲受害救濟從寬從速

消基會27日召開記者會,主張法制防疫,呼籲政府落實國人對疫苗風險、副作用的知情權,萬一因接種疫苗而受害,政府應從速從寬給付受害救濟金。(消基會提供)圖片來源:中央社

消基會今天表示,民眾為 COVID-19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防疫接種疫苗,全國已 663 例打疫苗後死亡,呼籲政府落實國人對疫苗風險、副作用的知情權,從寬從速救濟疫苗接種受害者。

消基會今天召開記者會,主張法制防疫,讓民眾清楚認知疫苗風險,萬一因接種疫苗而受害,政府應從速從寬給付受害救濟金。

消基會指出,台灣地區自 COVID-19 疫苗開始施打以來,根據政府截至8月 25 日資料,因接種疫苗而發生不良反應事件中,累計已有 663 例疑似因接種疫苗致死。

消基會並說,其中有 540 例接種 AZ 疫苗(死亡占比約為0. 0084 %)、 119 例接種莫德納疫苗(死亡占比約為0. 0032 %)、4例接種高端疫苗(死亡占比約為0. 0014 %)。 AZ 與莫德納疫苗分別在施打 73 天、 26 天後出現死亡案例;但反觀高端疫苗自8月 23 日開始施打,卻在迄今僅5天,竟已傳出4例施打後死亡。

消基會認為,顯然國人因施打疫苗而發生重大傷病甚至死亡情事,不論是國產或進口疫苗,確定皆有一定的風險存在;呼籲政府落實國人對施打疫苗相關風險、副作用的「知情權」,並針對施打疫苗後可能發生的各種不良反應,妥定接種疫苗受害者的救濟與補償措施。

媒體詢問消基會是否會為民眾做團體訴訟求償。消基會說,依法民眾有接受預防接種的法定義務,理論上接種疫苗沒有成立消費關係,接種者不是消費者,沒有集體訴訟的可能,而是提出補償請求,消基會願意提供能力所及的幫助,但是無法提起團體訴訟。

消基會並主張,國人施打的疫苗有不少來自友邦捐贈,慈濟、台積電、永齡基金會也要購買後捐出,政府省下不少採購預算,呼籲對於補償救濟不宜過於嚴苛,應從寬認定、加速審議。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