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恕我專欄》三接到底有多重要呢?民進黨又是怎麼把這個議題玩殘?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三接到底有多重要呢?民進黨又是怎麼把這個議題玩殘?

談這個議題,首先要點出的概念是「能源」。用能源思考解題,才能明白整個國家發展的軸線。

可惜現今政府決策者知道能源重要,但文宣部門卻無力把能源重要性講清楚,尤其執政黨負責溝通的人,簡直越溝通越狗屁不通。

不誇張地說,台灣的國防、經濟、民生、環保、區域均衡發展,以及整個貿易與國際產業佈局,都與三接是否在桃園大潭順利興建攸關。

三接的興建,原本也是台灣民意之所歸,並不是一個令人嫌惡的設施,可惜政府碰到桃園海岸生態議題沒有妥善處理,才導致三接計畫幾乎擱淺。

國防安全,本來就需要穩定能源,從台灣矽盾的角度看,高科技產業也需要穩定能源。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圖片來源:中央社

先前台灣以火力與核電為主要能源,撇開隱藏的環境成本,核煤發電的帳面成本很低。但福島核災與中南部空污,催生了非核減煤的強烈民意,讓政府不分藍綠都意識到,燃煤電廠與核電廠得漸漸除役,也不宜興建新的核電廠。

由於核電受到強大民意反彈,馬政府時代雖然國家決策腦死,技術官僚仍然準備了幾套加強火力電廠補足電力缺口的劇本,其中之一就是大潭電廠。國民黨的能源思考是核煤為主,毫無環境意識,除了不時發作一下嚷嚷要蓋核四,可再生能源技術卡關、招商失敗,就連蓋個火力電廠,也是大筆一揮,隨便在桃園劃定 232 公頃要蓋天然氣接收站。

缺乏能源發展藍圖,因為不能用核煤才隨便草擬的備案,就是原本三接的模樣。

蔡政府上台後,立刻就推翻了馬政府的核煤思考,因為民意已經有非核減煤的共識。核電將整個北台灣暴露在核災風險之中,燃煤讓中南部全得用肺發電,非核減煤關係著人民能否安心生活。然而,儘管可再生能源技術近幾年有長足進步,民進黨清晰的綠能構想也招來了國際大廠投資,可惜風電與光電一時半刻仍不足以補上用電缺口。

圖片來源:中央社

用電缺口是會擴大的,隨著貿易戰開打後台商大量回流,疫情導致的半導體滿單,加上 5G x AIoT 新科技日漸普及,北台灣也面臨史上最高的電力成長。前面提過,北部核電廠除役、燃煤電廠犧牲中南部居民,科技業製造業集中在桃竹,種種原因使得北台灣必須儘速興建大型火力電廠。

這時就有兩個選擇:在深澳重建燃煤電廠,或是加強大潭燃氣電廠?

同樣是火力,而且北台灣都會帶都能方便使用,民意最終選擇了空污更少的大潭方案,作為配套,也就需要興建三接。接著三接的選址,曾經有台北港方案、桃園大潭方案,但因為國防部署考量,台北港方案被否決,確定選在桃園大潭。

經過前面種種國家重大利益的思考折衝,任何人都能得出三接是最佳選擇。沒有三接,北台灣就沒有穩定供電,就沒有耀眼的半導體產業成長,並且難以負荷繁榮的雙北桃園都市擴張。既然確定在桃園蓋,就只剩工程細節,民進黨政府知道桃園存在藻礁生態系,因此要求中油降低環境衝擊。

中油三接站。
圖片來源:中央社

馬政府時代的 232 公頃,被民進黨縮減至 23 公頃,由此可知民進黨對環境生態的重視。本來將就草率的三接方案,經過多年打磨,已然成為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目標。

這個國家能源戰略,是經過多方考量、層層折衝才得出的最佳解。面面俱到的最佳解,卻也註定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因為有些利益團體想要的是 100%,用非黑即白的零和關係看待政策。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是大幅降低空污的大潭方案,在某些環團嘴裡卻變成一味破壞的生態殺手。

儘管詹順貴等環團願意給台階下,政府現在繼續退讓,仍舊是失了分寸。原本跟支持者說用電危機,現在卻說再延兩年半沒關係,以後誰還願意相信民進黨口中的事情嚴重性?而且台灣能源轉型真的能再拖兩年半嗎?

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
圖片來源:中央社

2020 年經濟成長 3%,全台用電成長2%,2021 年第一季經濟成長 8%,用電成長該是幾 %?

現在的備載容量 17%,再扣掉核一核二,還有多少空間?

我們都看到世界各國向台灣求助晶片,竹科也天天加班滿載,耗掉的龐大電力要從哪裡來?等到產業界無法擴張,員工薪水跟著卡關的時候,才要跟國民說一聲:抱歉,因為我們被潘忠政用議題綁架,所以大家先別開冷氣,是嗎?

圖片來源:中央社

如果要花費 150 億元做再外推方案,那何不花費在政策溝通?哪怕是只花個 15 億,甚至是 1.5 億用來投放廣告、辦說明會、加強網路文宣,也好過國家能源轉型再延宕兩年半。

可惜民進黨似乎要一錯再錯了,受害的始終是全體國民。

原文出自恕我無法支持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