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從面對抗爭到復工 陳其邁談輕軌「感謝不同聲音」

圖為美術館路沿線有民眾掛出「輕軌改道還路於民」布條,表達訴求與立場。圖片來源:中央社

陳其邁就職百日高雄市長陳其邁上任滿百日,外界關注高雄輕軌二階從沿線居民抗爭到復工過程。陳其邁接受中央社專訪說,「感謝決策過程中的不同聲音,這些都是在提醒市府謹慎面對解決問題。」

高雄輕軌二階工程異議路段為美術館路到大順路約7.3公里路線,沿線有居民質疑路幅太窄、噪音太大及影響救護車輛進出等。在停工近兩年後,捷運局透過交通動態模擬及優化路型改善,驗證結果都為正向,陳其邁 11 月 10 日宣布復工,同時下達 2023 年全線通車的命令。

這9項優化方案包括,異議路段北移至美術館園區內的優化路型,加大轉彎半徑( R30 加大為 50 ),維持既有美術館路車道數;最窄路段單線雙向,美術館中華一路至裕誠路約 143 公尺要採單線雙向維持雙向4車道; C24 站和捷運紅線 R13 站區轉乘於臨大順路及龍文街開發基地建築退縮增加車道空間。

不過,關於決策過程的風險評估,以及面對反對民意要如何抗壓承擔。陳其邁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嚴肅表示,市府團隊盡全力化解各方的疑慮,希望能以提升安全、增進運輸效能的公共利益為最大目標。

陳其邁重申,輕軌復工的3個理由,包括整體城市的競爭力、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權益,以及市府針對沿線民眾做民調的結果顯示有逾7成受訪者支持輕軌原路線復工。

他表示,輕軌二階美術館路及大順路段沿線民眾對於交通、停車議題的抗爭,導致在前市長韓國瑜市府時代宣布停建。因此自己上任後,秉持「面對問題、迎頭趕上」態度,審慎檢視民眾意見與研提解決對策。

他坦言,決策過程中最大的風險來自於對問題的不了解,因此要求市府應加緊召開跨局處會議並攜手專業團隊,用最嚴謹與謙卑的態度逐步解決、優化,透過科學客觀證據與社會對話,獲得人民信任。

秉持面對問題、一次解決的精神,訪談中陳其邁專注的手勢比劃動態模擬的過程,說明包括將輕軌路線北移到美術館園區內優化路型、拓寬東延龍德新路,並將月台改為單線雙向等措施,維持原有車道數,降低交通衝擊等。

至於居民擔心的停車問題,市府也指示在沿線內縮人行道,並興建提供數百個車位的停車場。直到親自看過動態模擬,確保交通衝擊降到最低,他才放心宣布「 OK 」,可以正式復工。

陳其邁說,高雄環狀輕軌路線可串連沿線各項重大建設,包含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港客運中心暨港務大樓整體開發計畫、高雄展覽館、高雄軟體科學園區、多功能經貿園區、中鋼總部等。輕軌成圓後,不管是串聯國際海空港口,或者是國內鐵路交通建設,將帶動未來百年發展。

陳其邁也提到,自己必須感謝輕軌二階決策過程中的不同聲音意見,這些都是在提醒市府應更謹慎面對,也要求市府以謙卑的態度,積極任事與民眾溝通、釐清疑慮,採取積極、負責任的態度,面對、解決問題。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