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憤怒是一種慈悲;有些事,我們應該好好生氣。不僅僅能用於自我防衛,還能用來保護他人免於傷害。
最近我有一群聽眾,他們是剛從中國抵達達蘭薩拉的難民。
這群人冒著生命危險,攀山越嶺穿過喜馬拉雅山脈,不畏懼天寒地凍、高山症或遭受槍擊的危險,不少挺過這段路的人,最後都不得不因為凍瘡而截去手指或腳趾。
有些人一抵達後就體力不支病倒。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起先他們到尼泊爾的難民接待中心接受治療,恢復體力後再成群結隊, 一行幾十人前往達蘭薩拉,而我也是在那裡遇到他們的。
對於方才抵達的難民來說, 這是難以言喻的一刻。
他們激動顫抖, 但這股興奮背後卻隱藏著深刻的悲傷,畢竟要是原本日子過得好好的,誰願意流亡海外?
他們的家人都遭到殺害折磨,他們本身則面臨貧苦絕境,流亡是他們撐下去的一線希望,於是他們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 跨越國界。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我也是流亡者,因此我懂他們的悲傷,我懂他們承受的痛苦折磨,我感受得到他們的沉痛悲慟,以及他們所遭遇的荒唐與殘酷。
然而現在我卻能坐在這裡開懷大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我不想說,是因為我有一個可以任我打開關閉的情緒開關。那場會面和當下這一刻是有聯繫的,我體會到人世間的悲傷、折難、荒唐、殘酷。
他人承受的痛苦與哀嚎,我亦能悲天憫人,我和他們一樣憤怒、一樣憤慨。但在當下,那股憤怒正是驅動我的力量,激勵我尋找世間苦難的種子,並在自己的宗教裡更盡一份心力,正面迎戰苦難, 帶領眾生覺悟。

圖片來源:截自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官方國際華文網站
我在不剝削自我或其他難民,亦不尋求暴力手段的情況下率領眾生,打造一個能為全人類帶來自由與幸福的社會。
所以我可以生氣。
但這股憤怒叫作慈悲,體會到痛苦與哀愁能讓人覺悟,深層渴望度化與超脫。
對於解脫的深層渴望由此浮現。
而脫離苦海、無限自由,就是佛教的意義。
這也是佛陀本人選擇的道路。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本文摘自《達賴喇嘛:這些事,你應該生氣》一書。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