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物換星移,生於屏東的府城文人重溫古都舊夢

開山王廟三川門。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bs-quote quote=”生於屏東的府城文人葉迪重溫記憶中的古城。”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國家台灣文學館開館系列活動之一,有十五、六號兩天作家遊府城,就是走府城、 看古蹟。

我是府城人,但說實在的話,並不是府城人就瞭解府城,走訪過古蹟,我自己便是如此。不錯,我是府城灣裏人,但我父親輩舉家遷往屏東。我誕生於屏東,居家搬回灣裏的老家,是在美日戰爭中,屏東機場頻遭美軍轟炸,感受到威脅才疏散回故鄉的。

屏東機場。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戰爭的期間,誰有雅興訪問古蹟?台灣人能大聲開口談自己家鄉的歷史、人物、走訪古蹟,整理古蹟,也不過是解嚴以後的「尋根」熱帶動起來的,在文化沙漠的、白色恐怖的五○年代,做夢都不會有這種「作家遊府城」之舉的。為什麼?箇中道理,只要看電影〈Root〉中黑人的覺醒就不言而喻。

我自覺對自己的「根」瞭解不夠,於是,決定和妻一起參加這項活動。兩天的活動中,采門的導覽,解說人員對古蹟詳細的解說,果然,讓我大開眼界,其中撩起我舊夢的,有孔廟、法華寺和延平郡王祠。

臺南孔子廟。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從屏東搬回故鄉後,就讀南師附小。南師附小後邊就是法華寺,北邊不遠便是延平郡王祠。但戰爭期,常跑空襲警報,記憶中曾參拜過當時叫做「開山神社」的延平郡王祠。法華寺只從附小的運動場看過,卻未曾進去過一次。但延平郡王祠前、開山路的金龜樹卻一直鮮明地烙印在我心上,那細密的綠葉,那有著許多像隆起的粗大金龜似的樹幹,曾經引起我的好奇,那樹幹有一種粗壯、遒勁的美,卻從未見過金龜在樹上……。

延平郡王祠牌坊。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我和孔廟、法華寺接近期間,就是上南一中初中和南師的時候。就讀南一中時,我家就在小西門附近,有時候,放學回家,路過孔廟,就走進去,在大榕樹下坐著看書,四周靜寂,微風如撫動的溫柔的手,沒人打擾,在那裏看書,時間過得真幽靜。那裏曾是我獨自看書沉思的好地方。在那裏,不知為什麼,總是能夠靜下心來,一切煩雜的不再來煩人。

大概一個星期總有兩三天,我在那大榕樹下看書或發呆,我喜歡聽樹上鳴的鳥,榕樹的沉默,周遭沒有市塵吵雜的氣氛……。現在孔廟面南有運動場,總是有人在那裏或跑、或跳、或散步,人的活動多了,孔廟從前肅穆、幽靜的感覺,似乎被沖淡了許多。不過,大成殿、文昌閣,這些地方還是靜寂宜人的。

臺南孔子廟內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南師的時候,法華寺後面跟南師相鄰的地方,只有虛有其名的竹籬笆。我常從圖書館借了書,中午休息時間較長,就鑽過籬笆,坐在後院樹下的石板上看書。當時法華寺後院有幾處竹叢,也有幾棵頗為高大的蓮霧樹,也種著木瓜。現在那一堵竹籬笆已變成砌磚的圍牆,後庭似乎已經感覺不到那時的古樸和安寧……。

我記憶裏的這些古蹟已是半個世紀前了。世界在改變著,物是人非也好,滄海桑田也好,一切都在時間裏嬗變著……。

本文摘自《落花時節:葉笛詩文集》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落花時節:葉笛詩文集” book_author=”葉笛” book_publisher=”蔚藍文化 ” book_publish_date=”2019/12/09″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12/2019-12-161.47.57.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42925?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12″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94835.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