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花蓮織羅部落互助共好 優席夫畫MIPALIU故事

圖片來源:中央社

花蓮玉里織羅部落利用春日國小的閒置空間,打造部落產業推廣中心「禮辦供處」,一群來自各地 30 名志工近日協助整理,在藝術家優席夫帶領下,共同畫出 MIPALIU 的故事。

頭目的女兒黃郁惠說,過去在傳統的農業時代,部落都是仰賴人力在田裡面工作,所以全村的人都會互相輪流,彼此幫忙割稻或是插秧,充分展現出永生共好的社會模式,這種互助合作的精神,阿美族語就叫做 MIPALIU。

織羅部落中的一群族人本著 MIPALIU 的精神組成諧音「米 86 」團隊,黃郁惠擔任執行長;成軍後積極推廣友善環境農耕,復振在地的葛鬱金產業,成員懷抱對部落以及土地的熱情而無私地付出。

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的部落學習工作營選在織羅部落,以繪畫改造「禮辦供處」。

黃郁惠說,禮辦供處是由部落婦女共同經營,內容包括解說導覽、餐飲料理及農事體驗等,除了部落生產的稻米、葛鬱金、金多兒筍「織羅三寶」外,野菜及大部分食材都來自部落周邊;也是提供展售農特產品的空間,讓部落廚房和部落小農都能藉由產地餐桌而獲利。

旅居英國愛丁堡的知名阿美族畫家優席夫,老家在織羅部落隔壁的馬太林部落,這一次特別返鄉創作一幅約 400 號的畫作初稿,取名 MIPALIU,再由志工們合作完成。

優席夫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為支持這個團隊,他花了幾週時間構思,希望透過此作品,能夠為禮辦供處空間增添美感與藝術氣息,也希望遊客來到部落可以感受到土地的美好與溫暖,並且從 MIPALIU 精神去反思台灣多元族群和平共生的願景。

巨幅畫作色彩繽紛濃烈,畫面中用太陽、光束、雲朵、雨滴、彩虹傳達部落的元素, 12 隻向上伸展的手、魚兒、果實代表部落族人互助合作,才有豐碩成果的意義。

另外,志工們還到秀姑巒溪撿拾石頭,並在石頭上彩繪,完成的作品也將作為禮辦供處的裝置藝術。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