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從日語到日文:萬葉假名到片、平假名的誕生

創作《源氏物語》的紫式部像。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bs-quote quote=”五十音是學習日文必得跨越的山海關,但它根源於漢字,因此對我們而言,要記住並不困難。掌握中文優勢,精選日常詞彙,讓中文成為你學習日文的墊腳石而不是絆腳石。”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中文書籍傳至日本,日本人才首次學習「文字」這項劃時代的發明

《淮南子》中曾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倉頡創造了文字,竟然使得天上掉下粟米,鬼怪夜裡嚎哭嗎?不是這樣的,其實這是讚美文字的偉大——因為有了文字,人類生產力提升、知識傳承累積,因此帶來技術進步,使稻作豐收宛如天上掉下粟米,而怪力亂神也因為思想開化而式微,鬼怪嚇不到人了,只能在夜裡哭泣。

文字確實偉大,文字是原始與文明的分歧點。有了文字,才能記錄。能記錄,才有知識的代代相傳。知識累積使科技進步,科技讓人豐衣足食,衣食足而無憂,文化才能蓬勃發展,環環相扣。

甲骨文。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未出現文字前的時代裡,想傳承知識只能靠口述,因此被稱為傳說時代,以口傳、用嘴說。但任何事在口耳相傳之下,內容難免被加油添醋,結果傳到最後三分真實七分杜撰,就成了虛構,而失去真實。可是,在文字誕生後,一切都不同了。

有了文字,史家得以為文,將重要事件始末記載下來,讓史實得以傳之後世而不因為傳遞的人們多說一句、少說一句,就越傳越誇張,於是歷史才進入信史時代。信史——讓人可以相信的歷史,信史和遠古的差別,就在於文字。

中國進入信史的時間點很早,目前可以確認最早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已經出現,商朝文物大禾方鼎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中,而記載在這殷商青銅器上,可溯源三千年前的甲骨文,至今仍清晰可見。但文字並非文明發展下的必然產物,世界上也有許多雖有發展出語言,卻沒有發展出特有文字的地區;其中之一,就是日本。

日本與中國鄰近,卻一直沒有發展出文字。雖然有西元 57 年的「漢委奴國王」金印在日本出土 ,西日本也曾經找到西元一世紀王莽時期的貨幣——「貨泉」 ,兩者都印有漢字,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日本在當時對文字產生興趣,或是已能運用文字。事實上日本開始有使用文字的跡象,最早應是西元 5、6 世紀的古墳時代。

貨泉。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漢字作為表意文字傳入日本

中文典籍透過朝鮮傳入日本,成了日本運用文字的開端。 日本人不只學習漢字寫法,還會同時學習中文的讀音(簡單來說,就是認真學中文)。另一方面,也開始用漢字記錄口說日語,也就是將中文字依照意義對應上日語詞彙,使得日語也能用中文記錄。因為保留了漢字字義,這種用法被稱為表意文字。

比如看見「山」,日本人就學習中文字「山」的讀音,讀作「さん(san)」;而「山」的意義是山脈、是外側陡峻且比丘陵要高起的地面,日語中原本就使用「やま(yama)」的詞彙稱呼山脈,因此「山」這個漢字傳入日本,除了讀作「山(さん)(san)」,也會讀作「山(やま)(yama)」 。日語從此和中文產生了緊密的連結,就這麼漢音、和訓交雜著,混合著使用。

但用這樣的方式運用中文,對日本人來說可不簡單——就連自幼使用中文的中國人都不是人人學得會中文字,想當然耳,面對著中國傳入的漢書籍,日本人雖然也能學習閱讀,卻總是非常費力。

尤其,在中日讀音混合的情況下,每個漢字被賦予多種讀音,結果造成了大混亂。這種書面寫漢字,實際念出聲時還需要自行拆解字義,再以日語讀出來的作法,總讓讀的人很難猜透寫的人究竟想表達的是哪種讀音?想傳達、記錄的是什麼內容?文字和語言之間的曖昧關係,著實造成不少困擾。

漢字和字義脫鉤,發展出表音文字:「萬葉假名」

由於口說日語、手寫漢文這種書寫方式,進入門檻太高,需要長時間投入,才能學會;百姓每天要勞動、要農忙,還要服勞役,哪有時間?若非貴族,幾乎沒人能書寫、閱讀這種複雜的文字,因此文字助益知識傳播的效果仍非常有限。不過隨後,日本發展出了另一種嶄新的書寫方式——「萬葉假名 」,開啟了日本書寫史的新時代。

萬葉假名出現,是首次有人完全讓漢字所代表的意義完全和讀音分離,只取符號來表音,而不管其意思。結果就是通篇漢字,但中文使用者卻一點也看不懂,這就是萬葉假名的有趣之處。

在日文中,漢字從此不再是具有意義的文字,而只是單純的符號,表示某個聲音,僅此而已!這項革命,徹底改變了日本人使用文字的方式,也為現代日文書寫中舉足輕重的平假名、片假名埋下伏筆。對了,說到萬葉假名,不得不提到日本國高中生必學、日本最老的古詩歌集《萬葉集》 。

乍看之下《萬葉集》原文裡全都是漢字,但以中文角度來理解,卻會發現根本狗屁不通!其實這些狗屁不通的漢字,就是以萬葉假名的概念寫下來,不具有和字本身的意義,而是教人怎麼念出一句日文,如此而已。而萬葉假名的名稱,也正是由《萬葉集》而來。

萬葉集。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萬葉假名究竟是什麼?

萬葉假名就是漢字,完全不帶有意義,只用來表示讀音,被當成符號使用的漢字。和原本表意文字不同,漢字有了全新的用法,單純作為表音的符號,和ㄅㄆㄇㄈ、AEIOU 沒什麼兩樣——「萬葉假名」完全捨棄漢字的原始意義,只將漢字作為記錄口語聲音的工具——為了避免困擾,萬葉假名的一大特徵是,會選用字義毫不相關的漢字來表示日語的發音,以免混淆。

比如「辛亥年七月中記。乎獲居臣上祖名意富比垝⋯⋯」 ,前面「辛亥年七月中記(辛亥年七月中旬記錄)」,顯然是依照中文邏輯所寫;但後半段「乎獲居臣上祖名意富比垝(ヲワケの臣 上つ祖名はオホヒコ)」,卻是以漢字表音記錄的日語句子。這類中國人完全看不懂、如天書一般的「中文」句子,對日本人而言,卻更符合日語的需求,因而蔚為風潮。

但在發展的過程中,萬葉假名並不是統一且有系統地由中央訂定,因此出現了不同的漢字能表現同一個讀音的多種表記方式,比如「乃(の)」和「之(これ)」都讀作の(no),衣和伊都讀作イ(i)。所以雖說萬葉假名是一字一音,但仍然並不是很容易閱讀,而且漢字筆劃多,寫起來並不輕鬆。

另一方面,漢字作為表音文字,取其意義再加上日語讀音的用法,例如「命(いのち)」這一個字讀作「いのち(inochi)」三個音,表示生命的寫法,在《萬葉集》中也仍然保留著。在這時期的日文寫作中,漢字有時只是聲音的符號,有時又能表達意義,日本當時這兩種系統並行,互相輔助。

『萬葉集』石碑。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和萬葉假名一樣,讓人看不懂的漢字天書

其實不只是日本人煩於理解漢字,而將漢字當作單純的符號使用,唐朝同樣有一批文人,有感於用傳統的文字譜來記錄古琴譜,太過累贅,因此乾脆將漢字當作符號使用,也就是今日古琴記譜法中常用的「減字法」。

對於沒有學習過減字譜的大眾而言,減字譜就像天書一般,既念不出來,也不知道它表達的意義是什麼。

但對學習過減字譜邏輯的人而言,減字譜其實是很有效率的符號記譜系統。每個字同時寫出左手用哪隻指頭按弦,應該按在哪個徽位(相當於小提琴的把位),以及右手該用哪隻指頭、以什麼方式彈奏(勾、抹、挑等,可以創造出豐富的音響變化)。

不論是減字譜還是萬葉假名,共通的特色就是對於一般的漢字使用者來說,都宛如密碼,看得到卻吃不到,讓人一頭霧水。這種轉化漢字、發展新用途來因時制宜的辦法,讓漢字在日本有了全新的角色,也使日語能以便利的方式保存、流傳。

不過,漢字的書寫畢竟非常複雜,完整的漢字筆劃多,每個字書寫時間都很長,因此每次記錄什麼事,就得多花一些時間。要知道,日語可是經常好幾個音才能拼湊成一個字,跟中文文言文這種高密度的文體並不一樣!因此雖然都是寫漢字,但用萬葉假名表記日語,要寫的字可是比用中文寫文章來得費力許多。

而且萬葉假名並沒有公訂的規則,許多不同的漢字能代表同一個音,因此閱讀不同作者寫的文章時,究竟哪個字是什麼讀音,判讀也要花點時間,總之並不是個方便的系統。

片假名。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一切只為了方便:平、片假名的誕生

片假名就是為了方便表記讀音,卻又不想每次都寫太多筆劃,因此逐漸略去漢字的筆劃,最終變成由漢字的一部分表現讀音,而創造出來的新文字。イ表示萬葉假名的衣,讀作衣,オ表示於,ウ表示宇……。漢字筆劃太多,只寫其一部分,而仍然可以理解是哪個漢字、什麼讀音,對希望記錄自己口語內容的人來說,也就夠了。萬葉假名因此被這種更簡單的記號取代。

平假名則是由漢字草書變體而來。藉由毛筆書寫時柔軟婉轉的筆觸改變漢字結構,安寫得潦草了,就變成あ;伊寫得隨性,就成了い;宇則化作了う。這種書寫符號因為型態柔美具有浪漫氣質,主要以女性為其使用者,因此被稱為女手(おんなで)(onnade)。

平假名。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距今千年前的平安時代,著名的《源氏物語》和《枕草子》成書,都是用了新產品——平、片假名。雖然跳躍時空千年之久,但日本的孩童只要想讀,還是可以讀得懂《枕草子》(至少念得出來),就和我們的幼稚園小朋友也會床前明月光一樣,日語的發音和書寫符號能簡單對應,變得簡單,因此才能讓書籍老嫗能解。

想一下,如果源氏物語這一整部紅樓夢般的鉅著,都用漢字作為符號的萬葉假名寫成,該有多難寫、多難讀呀?平安時代能夠在文學上有高度成就,留下大量作品,並有所謂女流文學蓬勃發展,都是因為書寫符號成功在地化而來。

日幣2000元紙鈔上也有源氏物語的故事。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兼容並蓄的日文書寫

平、片假名誕生後,日本書寫系統中便有了漢字、平假名、片假名三種方便的工具。後來又經過西化影響,羅馬字(就是我們熟悉的英文字母)傳入日本,也被吸納到日文之中,日文的書寫就因此有了更多元的面貌。

至今,不論是漢字、平片假名、羅馬字的任何一種,都是當代正統的日文,沒有孰優孰劣。而漢字和羅馬字我們已經非常熟悉,只剩下平、片假名,也就是今日我們熟悉的五十音需要克服。第二章裡,我們就從你最熟悉的漢字開始出發,了解漢字和五十音的關聯之後,你會發現學習五十音原來一點也不難!

本文摘自《五十音不靠背:學過一次記得一輩子的假名課》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五十音不靠背:學過一次記得一輩子的假名課” book_author=”神奇裘莉 ” book_publisher=”台灣商務” book_publish_date=”2019/10/07″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11/2019-11-111.53.08.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34954?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11″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87698.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ext_link_2=”https://www.cptw.com.tw/product_info.html?get_pro_sn=4966″ ext_link_text_2=”臺灣商務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