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客家台拍台灣庶民生活 入圍金鐘6項成績亮眼

圖片來源:中央社

客家電視台戲劇「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此次入圍 6 項金鐘獎,製作人兼編劇的陳南宏說,會以賴和的小說改編成這齣戲,是希望能夠把庶民底層的生活,用戲劇方式呈現出來。

「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改編自日治時期台灣作家賴和的 5 篇短篇小說「豐作」、「浪漫外紀」、「一桿稱仔」、「前進」以及「蛇先生」。

此次「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入圍金鐘獎 6 個獎項,包括戲劇節目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戲劇節目男配角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戲劇節目導演獎、戲劇節目編劇獎。

陳南宏說,改編較困難的地方,主要是賴和為台灣新文學的第一批作家,作品其實故事性沒有那麼強,是改編成連續劇的困難點,並表示,「賴和比較厲害的是他的思想,他對於人性、庶民文化有深刻觀察」。

會有改編賴和作品的想法,陳南宏說一切都開始於 3 年前,他先跟客家電視台的提案。

陳南宏笑說,本來其實不是設定要改編賴和,一開始想要改編的是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但後來考量到「亞細亞的孤兒」製作可能太過龐大,才思考以賴和的小說來改編成連續劇。

陳南宏指出,跟客家電視台提案後,客家台希望能改編 2 名文學家作品,因此才有去年在金鐘獎成績亮眼的戲劇「台北歌手」,而「台北歌手是台灣第二代新文學作家呂赫若的故事,他是相應賴和的故事而來的」。

陳南宏進一步表示,呂赫若的故事是以知識分子的背景出發,從知識分子角度思考當時台灣社會的未來,但是賴和的作品,都是底層社會的小人物,「賴和要講的是一個老百姓,一個農民,生活對他們而言是比較重要的事情,但一般老百姓不會思考台灣要往哪裡」。

陳南宏說,底層的人生活擔子太過沉重,光是要活下去都有極大的阻力,他們面對的只有怎麼讓生活過下去,就像近期電影「返校」,裡面的學生一開始也單純的就是只想要讀書,卻沒想到社會體制就壓了上來,「整個體制,整個系統,造成你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這次拍攝共 12 集,每集預算總共只有新台幣 170 萬元,這麼低的預算下,導演林宏杰說,「我們在前期籌備的時候,我們就規劃好要拍攝什麼,縱使改劇本也是」,拍攝期總共 53 天,總共才轉了 2 天場景,以最高的效率和盡量節省時間、金錢的狀況下完成拍攝。

陳南宏說,這次「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預算會比較低是因為「台北歌手」花了太多錢,因為跟客家電視台是 2 個案併成一個,前面花了太多,後面這一齣勢必會縮減。

林宏杰指出,拍這齣戲其實沒有遇到太大的障礙,「我都很樂觀,因為我覺得在台灣能夠拍戲,已經沒有什麼好抱怨了」,這次在製作上也有許多嘗試,比如縮短拍攝期,盡量不轉景,甚至是在前期就把劇本重點都標好,讓演員方便讀劇。

對於這次入圍,陳南宏和林宏杰都說平常心,但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文學劇,讓觀眾更認識台灣這片土地曾經發生的事。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