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眼光放遠!建立理性態度面對財務生活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nattanan23

[bs-quote quote=”我們必須讓財務生活有紀律,重點是盯緊自己的薪資收入。”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股票經紀人希望我們交易。保險員希望我們選擇高額的房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希望我們購買他們的基金。汽車業務希望我們租車。房屋仲介希望我們買更大的房子。信用卡公司希望我們每次購物都用刷卡。銀行希望我們貸款。人壽保險公司不斷向我們兜售終身壽險的好處。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Mediamodifier

這些公司和業務搶著要我們買單,他們將我們的財務生活劃分成不同區塊、再分別賣給我們,我們也很高興這麼做,因為這符合我們的心理帳戶特性。我們喜歡將財務分割成不同的類別,就像是檔案櫃裡的資料夾。銀行帳戶放在其中一個資料夾,保險放在另一個,另外像是房屋、股票帳戶、汽車貸款、退休金帳戶、信用卡、大學基金等等,分別放在不同的資料夾。問題是幾乎沒有人討論這些不同的資料夾要如何整合?最後我們只任由不理性淹沒。不妨想想這些情況:

  • 年輕父母想要購買自負額較低的汽車保險,但不想買壽險。這對夫妻為他們的掀背式汽車承擔了最低風險,但如果撞上前方的公車,風險可就大了。
  •  一般人如果不能繳清信用卡帳款,循環利息會高達二○%,而將現金放在存款帳戶,利息不到一%。因此,使用存款帳戶支付信用卡帳款明顯較為有利。但如果突然間急需用到現金呢?他們又會再次用信用卡預借現金。
  • 員工會待在他們討厭的工作崗位上三十年,只為了取得傳統確定給付制退休金的資格。他們從未想過,如果延後幾年再領取國家退休金福利,每月可領取較高的金額。一般上班族面對即期年金時,也有相同的問題。許多退休的人寧可選擇傳統的退休金計畫,卻不肯運用他們的存款購買即期年金,終身以定期領取一筆不錯的收入。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nattanan23
  • 不少夫妻會買樂透彩券,或到賭場勝地度假;卻因為害怕虧錢,所以出脫持股。這聽起來實在是太不合理了。機率告訴我們,不論是買樂透彩券或是到賭場賭博,只要時間持續得夠長,最終必輸無疑。相反地,如果我們分散投資股票,時間必定會站在我們這一邊,只要我們持續投資十年或更長的時間,便能創造不錯的獲利。
  • 喜歡撿便宜的人一旦遇上超市推出買二送一的特別促銷活動,必定會大肆購買;但是他們卻不願將足夠的金錢存放到公司的退休金計畫,取得公司百分之百的配合提撥(如果員工提撥一美元,公司也會相對應地提撥一美元到員工的退休金帳戶)。這兩種策略都是讓財富翻倍,讓我們飽餐一頓。但是你必須擁有足夠的積蓄,才能在退休之後還能上餐館吃飯。
  • 只要街上有五折的促銷優惠,人們就會興奮地大叫,衝去血拼;但是如果股市暴跌五○%,他們只會驚恐地尖叫。我會在最後一章的結尾討論購物和投資的相似之處,但兩者間仍有些微的差異。不過,這也凸顯出我們面對市場震盪時常會顯得驚慌失措。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gonghuimin468

我們要如何避免不理性的反應,清楚地思考我們毫無規則、且混亂的的財務生活?應該從最寶貴的資產開始,也就是「賺錢的本事」,或是經濟學家所稱的「人力資本」。這個概念長期以來一直讓學術界感到困惑與茫然。 在一七七六年出版的《國富論》書中,作者亞當.斯密(Adam Smith)提出了國家固定資本的概念,其中一項是「全體居民所學到的有用才能」。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在一八九○年代出版的《經濟學原理》書中寫道:「所有資本當中最有價值的是投資於人力的資本。」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已故學者蓋瑞.貝克(Gary Becker)分析了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終身的財務報酬率。近期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大學生的預期終身所得會比高中生要高出七○%。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莫頓(Robert C. Merton),以及茲維.博迪(Zvi Bodie)、羅傑.伊伯森(Roger Ibbotson)、莫許.米勒維斯基(Moshe Milevsky)等經濟學家都曾研究人力資本對於財務生活的影響,包括我們應如何結合股票和債券投資,以及應該購買哪些保險。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geralt

對於五十歲以上、有存款和投資的人來說,他們最有價值的資產是他們的投資組合。但是對於年輕人而言,他們的能力價值可能會大於他們擁有的其他資產。

如果是四十歲以上的人,他們的人力資本或許等同於兩百萬美元(約六千萬台幣)的收入,甚至更高。我們應該運用這筆龐大的收入,好好規劃我們的財務生活。

接下來,我們會分別討論進行財務規畫的三大好處:

  1. 仔細思考終身收入以及可能面臨的限制,才能更有效地採取必要的財務妥協。
  2. 專注於自身能力(或所缺乏的能力)所創造的收入,依此買進股票和債券,建立更合理的投資組合,補足相對而言較可預期的薪水收入。
  3. 依據我們的收入能力為原則,以更加理性的態度面對我們的財務生活,包括該購買什麼樣的保單,以及如何處理我們的債務。

本文摘自《金錢超思考:《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25道創造財富的關鍵思考,教你晉升有錢人!》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金錢超思考:《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25道創造財富的關鍵思考,教你晉升有錢人!” book_author=”Jonathan Clements” book_translator=”吳凱琳” book_publisher=”遠流” book_publish_date=”2019/08/28″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9/2019-09-1610.57.34.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31577?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09″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84406.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ext_link_2=”https://www.ylib.com/book_cont.aspx?BookNo=H7018″ ext_link_text_2=”遠流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