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通訊傳輸與實體接觸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TanteTati

現在這個時節很多朋友都在國外,除了少數是在工作以外,大部分不是在旅行,就是在渡假。常常在這樣的時候,我就會想寫跟旅行、渡假有關的文章。旅行和渡假當然不同,旅行很辛苦,渡假很慵懶,通常旅行有許多深刻的想法可以分享,而渡假有很多漂亮的照片可以發文。

不管旅行或渡假都要花費一筆難以估計的金錢和不少的時間,為什麼我們要在通訊這樣發達的時代去旅行?那天我在阿里山觀景台看日出和雲海的時候,也跟同行的台大張教授談到同樣的問題。現在甚至未來 5G 時代的頻寬如此的巨大,不管多麼高畫質立體影像的攝影技術藉由網路的傳輸都不會有任何的問題,通訊是否可以取代實體查訪,有了網路就不需要馬路?視訊會議、社群媒體、遙控旅行等等會越來越發達,但是這樣遠端藉由通訊網路所達成的人與人或人與自然界的接觸可以取代人類真實的體驗嗎?

當年我去柏林唸書並不光只是喜歡柏林這個城市,那時候德國政府在柏林、波昂和慕尼黑三地建構一個當時最快速的 ATM 網路,能夠摸到這種真實的網路讓我有一種滿足的感覺。我記得研究所隔壁某個小組有一個神奇的計劃,他們把整個樂團放在慕尼黑,把指揮放在柏林,藉由 ATM 網路來進行演出,然後觀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遠端指揮到底對樂隊的樂手和一般的觀眾有什麼樣不同的感受。

阿里山日出景觀。圖片來源:中央社

不管指揮、樂手或觀眾都覺得不一樣,但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不一樣?無法說出任何具體的東西,當頻寬非常大、通訊量很足夠的時候,是不是所有的資訊都可以藉由這個管道加以傳送,人的互動除了資訊以外還有沒有什麼別的東西?

絕對有一些東西是人類的通訊網路無法取代實體接觸,遠遠的看著日出和雲海,實際的觀看環境比不上用最好的角度拍攝出來的 3D 立體影片,為什麼要前一天住在阿里山,第二天四點起來坐火車,這麼辛苦的親自去看日出?

每個人的人生體驗無法由他人取代,就他人的經驗或遠端傳送來的影像可以得到一些想法但距離遙遠,我曾經在年初的時候寫過一些話:

「以前我渴望去看這個世界,用旅行渡假欣賞各地美麗風景,出國留學了解異國思想文化,努力學習英文和德文,打開通往異國風情的視野之窗。現在發現以前的方法實在太過徒勞無功,跑步、寫作和生活就是旅行,一場馬拉松接著一場馬拉松,一篇文章接著一篇文章,一天接著一天,跑步有時快有時慢,文章有時好有時壞,不論快慢好壞,時間無法停止。

寫作就是對自己嚴格正式的訪問

,在一輛搭載自己命運的火車,從窗戶看出去,看到喜怒哀樂的海洋和生老病死的高山,有人笑容滿面,有人面紅耳赤,有人欣喜若狂,有人如喪考妣,如同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

旅行太辛苦,渡假太慵懶,不管是哪一種,花掉的金錢和時間都難以估計。現在想想,這又何必,只有極端缺乏感覺和想像力的人,才需要出國旅行或渡假。任何馬拉松的路線都能出發到世界的終點,跑完 42 公里回到起跑點,恍然發現世界的盡頭原來就是啟程。如果能夠觀察便能夠感覺,能夠感覺便能夠思考,能夠思考便能夠想像,能夠想像便能夠創造,能夠創造便能夠存在。

長濱雙浪金剛馬拉松。圖片來源:中央社

心在哪裡、人就在哪裡。旅行到世界各地其實只是在驗證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風景由我們自己創造,旅行其實是旅行者自己本身,我們看到的不是外在的風景,而是我們的內心。」

想像和藉由他人所能夠看到的人事物,只有在深刻體會了解人世間的道理之後,才能夠有感同身受的領悟。通訊網路無法取代實體接觸,不管是人與人之間或是人與大自然之間都沒有辦法,用遠端的方式就好像透過翻譯來了解另外一個不同語言的文化,德國和法國兩個國家很近,我常常在兩者之間穿越旅行,對於這兩個國家的文化我有截然不同的互動感受,並不是我在兩個國家是兩個不同的人,而是我熟悉德文,但不會法文!

原文出自 李忠憲 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