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實價亮門牌 確實有疑慮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自 2012 年 8 月正式上路以來,累計超過 200 萬筆案件、瀏覽人數超過 1.2 億次,成為政府最超人氣網站。為了強化實價登錄的效力,行政院一度推動修法,擬直接揭露門牌、預售屋即時登錄,但因侵犯隱私等爭議而喊停。外界因而撻伐民進黨政府讓實價登錄 2.0 退回 0.5,恐怕不盡公允。

2012 年 8 月實施的「不動產成交案件實際資訊申報登錄制度」,提供民眾可搭配地圖查詢不動產之交易標的、年月、總價、單價、建物移轉總面積、交易棟數、建物型態、建物現況、車位總價等資訊;但是以門牌每 50 號作為1區段(現已縮至 30 號),預售屋則於結案後 30 天整批申報。

實價登錄上路後,馬上就被查出許多銷售中的新建案,開價與登錄實價有落差。例如台北市大安區的「皇翔天昴」,開價每坪 180 萬元,登錄實價卻是 139.2 萬元;高雄市豪宅「都廳苑」,開價每坪超過 35 萬元,登錄實價卻是 25 萬元左右。

但部分學者、團體認為這樣的揭露方式還不夠透明。希望再修法改為按門牌號碼逐戶登錄,預售屋登錄應從結案後整批申報改為簽約後逐案申報。

民進黨政府上台後,確實也曾朝此方向提案修法;不過草案甫出爐,就引發侵犯隱私之疑慮

若常於台灣街頭找門牌者一定有這樣的經驗,出於各種因素,許多屋主索性摘除自家門牌,而常見有門戶卻無門牌之現象;而這是法律未規範之行為,部分地方政府縱有自治條例,但頂多只能輕罰數百元,且多半未曾開罰。

要是修法強制按門牌逐戶實價登錄,將動輒千百萬元的房價公諸於世,難保不會遭到有心人士覬覦;對於屋主而言,更會增添種種不安因素。就怕門牌也會自此絕跡。

至於預售屋合約本身就較容易遭到買賣雙方炒作,若改為即時登錄,恐怕會讓實價登錄淪為哄抬價格的平台。而香港確實就出現過這樣的案例。

因此,立法院民進黨團僅先修正大家都有共識的申報究責部分。按現行「平均地權條例」規定,若買、賣雙方虛報交易價格,卻只裁罰實際申報的地政士;新法則明確將買賣雙方也納入申報責任

房價是否遭到炒作,牽涉到無數因素,包括政策面、金融面、經濟面、財稅面、心理面、社會面等等,實價登錄是否 100% 公開透明,其實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小環節。

況且,以現今每區段 30 號的範圍,在都會區已能非常細緻地呈現;若有需要,內政部也能再縮小區段的範圍,實在沒有按門牌逐戶登錄之必要性。

立法院時代力量黨團近來為此重批民進黨政府。不過有趣的是,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曾於 2017 年在立法院周遭違規停車,被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拍上臉書;徐永明怒斥這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也危及其家人安全。如果只是車牌被揭露就有人身安全問題,那按門牌逐戶登錄至少千百萬元的房價,更是有待深思吧!

本文作者為黃泰元,房仲業者。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