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告別核電非難事 廢核遊行提出各種解方

前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參與2019廢核遊行。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27 日下午登場的廢核遊行,在去年公投的挫敗後,上百個民間團體重新集結廢核力量,除了遊行,也在凱道進行展覽,展出了福島與車諾比兩核災共同的悲哀,也展出綠能與儲能設備,重申告別核能並非不可能。

這次廢核遊行活動的主舞台,依然使用太陽能板供電,堅持使用全綠能主舞台,雖然今天並非大晴天,但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表示,並非沒有看到大太陽就不能發電,重點其實是波長,而也不是發不了電,只是效率高低的問題,絕非擁核者說的「一片雲」就沒電,再者,目前的儲能設備已經相當進步,與綠電互相搭配即可。今次遊行主舞台全程以太陽能板供電,每片太陽能板為 300 瓦,現場有 9 片,佔地約 10 坪,約 2.7 KW。

27日反核遊行。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安排了綠能與節能展示區。綠能以太陽能板為主,三重蘆荻社大展出了由太陽能供電的綠能冰箱,供應冰涼的啤酒與可樂,直接回應了「今天不是大太陽,夠用嗎?有冰嗎?」的疑慮。蘆荻社大主秘劉珈妮表示,今次展出的太陽能板,其實一塊就足以供電 5 個有節能標章的小冰箱了,雖然會因為方為角度等條件有效率的差別,但一般小家庭只要兩三塊太陽能板也就夠用每天約 2KW 的需電,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太陽能板應該要像是家電用品一般家戶必備。

27日反核遊行。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目前蘆荻社大正在發起「庶民發電」學習社區合作社,號召民眾每股 5000 元的小規模無負擔參與,有屋頂的人提供屋頂,有錢的人投資。且重點是要藉著合作社運作的過程,促進民眾學習能源培力課程,且帶回家中日常。

劉珈妮表示,他們認為應該推動家戶自發自用、即發即用的太陽光電,人人直接參與能源轉型,但目前的法規上,要裝設小型的太陽能板,流程卻跟大規模的太陽能電廠一樣繁複,因此他們也向經濟部建議,應該簡化與放寬小型家用太陽能板的申請流程與門檻。劉珈妮表示,目前中南部的大型太陽能發電,適合的場址都已經逐漸飽和,要進入濕地就會有爭議問題,但都市還有很多屋頂還可以做,尤其像是三重蘆洲有很多的違建要處理,就應該趁機引導民眾改善安全的同時也轉做綠能,但這樣看各地首長的意志,或是中央政府提出規範讓縣市政府遵循。

27日反核遊行。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除了目前大力發展的太陽能、風力發電,海洋大學地熱團隊王守誠提醒,在 2015 年科技部估算,光是大屯火山群1公里的淺層地熱,就至少有 2886Mwe 的量,而目前國際也已有可採深達 6 公里的技術,當中必定有更多的地熱可利用,但台灣目前還沒有進行完整調查。王守誠更提醒,據中研院地科所林正洪繪製,北海岸山角斷層、崁腳斷層之間地下 20 公里的「岩漿庫」範圍,核二廠就在正上方,核一廠也就在旁邊。在這樣的條件下應該盡快除役核電,並改採地熱發電,才是正確的選擇。
27日反核遊行。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社會企業「綠然能源」則展出小型節電器與繪本。「積少成多」綠然園丁李孟儒提醒,像是 wifi 機、電腦、洗衣機,大家往往忘記拔掉插頭,在待機過程中持續耗電,家家戶戶累積下來,也是很大一筆,既排碳又白白浪費電費。但若有計時功能的利用小型節電器,讓電器在有人在家時才待機,就是第一步的節電。

而他們也為此推出繪本,曾在書店、學校等場合講故事給小朋友聽。提出「吃電怪獸」的角色,將他視為家電用品的守護神,若是吃了太多不需要的電,就會可愛的青綠色變成濁紅色,身體也會不舒服,讓孩子為了保護家中的吃電怪獸而努力省電,也帶動家中的爸爸媽媽更加重視。

27日反核遊行。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日本戰地記者豐田直巳拍攝福島,攝影機林龍吟拍攝車諾比,攝影展將兩個核災後的景象,各選了 8 幅相互比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解釋說,1986 年的車諾比核災,與 2011 年的福島核災,都是第七級的嚴重核災,範圍之廣、時間之久、為禍之烈都是空前嚴重,土地污染、民眾受傷都至今沒有結束,因此,台灣不該直到發生核災才知道核電安全根本是謊言。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