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歐洲立場分歧 面臨中國一帶一路考驗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第 2 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5 日北京登場。這將是近一個月來歐洲和中國第 3 次正面交手,面對亟思展現全球影響力的中國,歐洲各國立場分歧,更添情勢複雜性。

儘管部分歐洲聯盟(EU)成員國領袖「不合群」,選擇親赴北京出席論壇,但其中以樂於惹惱布魯塞爾當局的疑歐派和民粹主義者占多數,包括義大利總理孔蒂(Giuseppe Conte)和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選擇到北京「共襄盛舉」的還有缺乏資金的歐洲國家領導人。

德國、法國和多數歐盟國家僅派遣部長級官員出席。一些外交官員私底下對破壞歐盟團結對抗中國的成員國不假辭色。

一名歐盟資深外交官告訴法新社:「成員國間的關係趨於複雜的風險很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訪問歐洲三國,重頭戲即是與義大利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使義大利開七大工業國集團(G 7 )先例。義大利此舉惹火華府和多數歐盟成員國。

不過,一些中國觀察家和官員認為,沒有必要誇大北京在義大利取得的「突破」。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Steve Tsang)指出:「義大利的例子比較像是聯合政府當局向歐盟比中指。」

「如果有個別成員國試圖利用一帶一路倡議對歐盟或其他成員國施壓,北京將會非常樂於配合。」

緊接在習近平之後,中國總理李克強也赴歐。儘管布魯塞爾宣稱,說服李克強簽署聯合聲明並承諾進一步開放中國市場,是歐盟一大勝利,但李克強隨後在克羅埃西亞出席由 12 個歐盟成員國和 5 個巴爾幹半島國家,加上中國所組成的 17 + 1 高峰會,藉此平台擴大、深化「一帶一路」在歐洲的發展。

其中一個共同計畫就是連接中國擁有的希臘彼里夫斯港(Piraeus)和歐洲的心臟地帶,並由中國企業和勞工建設巴爾幹半島境內多數基礎設施。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中國推動「一帶一路」主要是為了出口過剩產能。

智庫「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ECIPE)學者李.牧山浩石(Hosuk Lee-Makiyama)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常被視為中國擴大自身影響力的灘頭堡,但這終究不是諾曼第登陸,而是(發放)折價券」。

李.牧山浩石認為,與其說「一帶一路」是外交倡議,不如說是「低價傾銷」。

「中國好像在說,我們有很多水泥、營建設備和勞工。我們真的可以為你們蓋點東西。」

無論如何,歐盟仍有可能團結,讓北京不悅。兩年前,在首度舉行的北京「一帶一路」論壇上,許多歐盟成員國即拒絕簽署中國提出的貿易聲明。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