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迎戰藍營公投重啟核四與以煤養核 反核團體主動出擊送件

圖片來源:中央社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黃士修等擁核人士 3 月初送出「核能減煤公投」提案書後,反核團體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也在 2 日向中選會送件「反核廢公投」,主張在找到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之前,台灣不應該在新、擴建核電廠,也不能讓已經運轉超過 40 年期限的老舊核電廠延役。

反核廢公投由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成員一百多個民間社團共同發起,出面擔任領銜人的是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主文為「您是否同意在『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啟用前,不得提出或執行新建、續建、擴建或延役核電廠之計畫?」

反核團體全國廢核行動平台2日向中選會送件「反核廢公投」。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反核團體在上週末完成第一階段連署 2800 份,送件中選會後,順利審核後必須在 6 個月內取得 30 萬份連署書,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這次反核團體的提案屬於重大政策創制公投,若順利通過,政府在兩年內不得在新、擴建核電廠。

崔愫欣指出,這次反核團體主動出擊,不再只是去年的被動防止,宣傳要對黃士修提的「以核養綠」投下不同意票,因此除了籌辦月底 27 日的反核大遊行外,還將積極在全台各地擺攤,下鄉巡迴宣講。

崔愫欣批,去年擁核人士黃士修的「以核養綠」過關後,今年又來二部曲「重啟核四」、「以煤養核」,與國民黨政客緊密站在一起推動,包括費鴻泰、郝龍斌、曾銘宗、賴士葆、徐巧芯等人都曾出面一起上街宣傳連署,不但企圖再次公投綁大選為國民黨造勢,更也證實了去年的以核養綠其實就是「偽以核養綠」、「以核擋綠」,目的根本不只要重啟核四,還打算在增建 20 座核能機組,以獲取核電集團的利益。

「這是一個負責與真相的公投。」蔡中岳表示,去年公投中,擁核團體製造了許多謠言,且始終沒有面對核廢處理問題,在擁核團體的誤導下,許多民眾誤以為其實發電量只佔比不到 1 成的核電是台灣現在的主要發電方式,也低估了台灣的綠能發展。且核廢料更是現今科技無法處理的。因此反核團體希望在這次的公投中,全台一起重視萬年核廢的處理問題,正視核電帶來的高風險與昂貴代價。

「無論反核擁核,最終都要面對核廢料的問題。」蔡中岳表示,台灣使用核電 40 年,核廢料卻始終無處可去,只能存放於核電廠區及蘭嶼暫時儲存場。但高放射性廢棄物,也就是用過核燃料棒具有長期的輻射危害,將危害環境萬年以上,更甚於核電廠,存放地點至少要讓核廢料隔絕人類生活圈 10 萬年以上。

至 2019 年 2 月底止,核一二三廠合計已產生 18,270 束高放射性核廢料,目前全部暫存廠內的燃料池中,造成核一廠、核二廠一號機陸續為此停機,卻至今沒有找到最終處置場,移出燃料池放置乾式貯存場,也只能再拖 40 年。即便是目前放在蘭嶼的低放射性核廢料也需要存放 300 年。蔡中岳批,1 束核燃料棒平均發電時間為 5 年,這一代享受的電,卻要未來 3000 多代的子孫來看顧這些核廢料,實在違反世代正義與環境正義。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且高放射核廢料是各國至今無法解決的難題,絕非擁核團體說的已有科技可解。蔡中岳指出,目前各國只有核廢料中期乾式貯存場,但尚無任何一座已成功啟用的高放射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目前只有芬蘭已選定場址,但處置場仍在建造中,離完工啟用尚早,而美、法、英、日、德都未找到適合場址。

蔡中岳強調,國際間並無核廢料送到他國永久貯存的前例,再處理技術也尚未發展到可行階段,目前在處理技術只能讓核廢料體積減小,但剩餘物仍是半衰期長達萬年的高放射性核廢料,最後還是要送回台灣,不切實際且費用高昂,各國多不採用。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